xuě zhōng jì xuē láng zhōng
雪中寄薛郎中
jǔ mù shí shí shì gù yuán xiāng xīn zì dòng xiàng shuí yán |
举目时时似故园 乡心自动向谁言 |
bái yún xiǎo shī hán shān sì hóng yè yè fēi míng yuè cūn |
白云晓湿寒山寺 红叶夜飞明月村 |
zhèn zé fēng fān guī jú àn qián táng shuǐ fǔ dǐ chéng gēn |
震泽风帆归橘岸 钱塘水府抵城根 |
xiàn shī le dá wú qiān shù zhú jìng shēng tái yǎn zhú mén |
羡师了达无牵束 竹径生苔掩竹门 |
《雪中寄薛郎中》古诗词释义:
这首《雪中寄薛郎中》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在雪中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于友人薛郎中有着深沉的关怀和羡慕。以下是逐段解释:
**首联: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首联写道,每当抬起头,所看到的景象都让人联想到故乡。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却不知道该向谁表达这种情感。这里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对于故乡的深深怀念。
**颔联: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颔联描绘了在清早时分,云雾中湿润的寒山寺景色;在夜晚,明月照耀下,红叶随风飞舞的村落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述,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颈联则从空间上展开,描述了震泽(今江苏吴江)的风帆归航于橘岸,以及钱塘江水最终流入城根的景象。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暗喻着作者对于友情、交流和联系的渴望,也反映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
**尾联: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薛郎中的羡慕之情。这里的“了达”意味着薛郎中能够理解、接纳自然生活的无拘无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作者身处的现实情境。通过竹径和竹门的描绘,象征着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朋友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通过寄予薛郎中的文字,既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也展现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雪中寄薛郎中》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雪中寄薛郎中》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意境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 开篇意境营造
诗的首句“举目时时似故园”,开门见山,点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无论何时何地,心头总萦绕着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直接而强烈,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 2. 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
“乡心自动向谁言”一句,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表的乡愁,这种情绪难以诉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接下来的“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两联,通过对清晨的白云、夜晚的红叶和明月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忧伤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3. 行旅与归隐的对比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家之旅,风帆、橘岸、水府、城根等元素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复杂,也映射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上文的忧郁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 4. 结尾的顿悟与豁达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以羡慕的心态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这里的“师”可能指的是诗人想象中的隐士或理想中的自由生活,而“竹径生苔掩竹门”则是一幅隐逸生活的小景,表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总结
方干的《雪中寄薛郎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