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zhè dōng wáng dài fū èr shǒu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sān shì jīng néng jǔ shì wú bǐ duān láng jiè jiàn gōng fū |
三世精能举世无 笔端狼借见功夫 |
tiān lái shì yì yīn yá hēi pō chù hén qīng guàn mù kū |
添来势逸阴崖黑 泼处痕轻灌木枯 |
chuí dì hán yún tūn dà mò guò jiāng chūn yǔ rù quán wú |
垂地寒云吞大漠 过江春雨入全吴 |
lán táng zuò jiǔ xīn mí huò bù dào shān chuān shì huà tú |
兰堂坐久心弥惑 不道山川是画图 |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由方干所写,标题为《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实际上这里指的是一首诗,而不是两首。方干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擅长五言诗著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 首句:“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借见功夫。”
这句话是诗人对浙东王大夫(此处的王大夫可能是指具体某位官员或王姓官员)的赞誉。意为他的艺术或技艺在三世(几代人)之间都无出其右,其创作的力与美在笔端流露,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 次句:“笔端狼借见功夫。”
这里“狼借”可能指的是笔的锋利,或者在古代书写的工具——狼毫笔(用狼的毛发制成的笔)。这句话再次强调了作者对王大夫所用笔力和技巧的赞赏,他通过笔端的力量和技巧,展现了他的才华。
### 三句:“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这两句是具体的描绘,通过想象力和艺术手法,描述了王大夫作品中所展现的动态美和力度感。第一部分“添来势逸阴崖黑”描绘了画家在阴暗的山崖上添画,使山崖更显深邃与阴冷;第二部分“泼处痕轻灌木枯”则描述了在灌木丛中泼洒颜料的轻柔,却能让灌木看似枯萎,展现出一种力度与对比的美感。
### 四句:“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大夫作品中的景象。第一部分“垂地寒云吞大漠”可能描述的是画面中云层低垂,仿佛要吞噬广阔的沙漠,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第二部分“过江春雨入全吴”则是通过春雨的形象,联想到王大夫的作品覆盖了整个江南地区(全吴,指当时的吴越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春雨象征着生机与新生,表明王大夫的艺术作品能够深入人心,给予人以生命的力量。
### 最后一句:“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这句话是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在装饰有兰花的厅堂里,人们长时间沉浸于欣赏画作,心灵被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这实际上是一幅画,而非真实的山川。这里表达了对艺术作品之美的高度评价,以及艺术能够超越现实、触动人心的能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能引发观者的思考,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之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高度赞誉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方干对浙东王大夫艺术作品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艺术能够超越现实、触动人心的深刻见解。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两首《献浙东王大夫》诗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与表达手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向读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理解与感悟。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
### 第一首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借见功夫**
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赞美了王大夫的非凡艺术才能。"三世精能"表达了三层含义,既强调了技艺的传承,也暗示了其技艺之深广,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举世无"一词增强了这种超凡技艺的独一无二性,暗示了王大夫在艺术造诣上的卓越成就。"笔端狼借"运用了借喻手法,将笔端比作借用狼的尖锐,形象地描绘了王大夫书法或绘画作品的锐利、有力,透露出他高超的技巧与深厚的艺术功底。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品中的动态与细节。"添来势逸"与"泼处痕轻"形成对比,前者描绘了作品中阴崖的深沉与气势的逸动,后者则轻描淡写地描绘了灌木被泼洒的痕迹,看似轻描却蕴含力量,巧妙地展现了作品的层次感与丰富性。"黑"与"枯"的色彩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作品中深沉与衰败的对比,丰富了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这两句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自然场景中,"垂地寒云吞大漠"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寒云覆盖大地,仿佛吞噬了辽阔的沙漠,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悲凉的氛围。"过江春雨入全吴"则转向了春天的气息,春雨细腻地洒满江南大地,整个吴地都沉浸在生机勃勃的春意之中,这种转承,不仅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复苏。
### 第二首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兰堂"点明了诗人所在的环境,可能是书房或是艺术欣赏的场所。"坐久心弥惑"表达了长时间沉浸在艺术作品中所产生的复杂情感与思考,可能包括对作品深层次意义的探索与领悟,也可能是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与不解。"不道山川是画图"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界限的思考,可能在探讨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思考和对艺术表达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艺术作品的描绘,展现了方干对艺术与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他对细腻情感与宏大场景的精准捕捉能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也深刻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