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zèng lǐ xiào shū
题赠李校书
mò jiàn líng fēng piāo fěn tuò xū zhī ài shí zuò pán gēn |
莫见凌风飘粉箨 须知碍石作盘根 |
xì kàn zhī shàng chán yín chù yóu shì sǔn shí chóng shí hén |
细看枝上蝉吟处 犹是笋时虫蚀痕 |
yuè sòng lǜ yīn xié shàng qì lù níng hán sè shī zhē mén |
月送绿阴斜上砌 露凝寒色湿遮门 |
liè xiān zhōng rì xiāo yáo dì niǎo què qián lái bù gǎn xuān |
列仙终日逍遥地 鸟雀潜来不敢喧 |
《题赠李校书》古诗词释义:
《题赠李校书》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校书的赞赏与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
这句诗描绘了竹子在风雨中坚韧不拔的形象,竹箨(竹叶的外层包衣)在风中轻轻飘动,但“莫见”二字强调了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柔弱。接着,诗人以竹子在岩石间盘根错节、坚韧不拔的生长方式来比喻李校书的品格,暗示李校书虽处逆境但依然坚守自我,不屈不挠。
2. **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
此句通过观察竹子枝头蝉鸣的地方,发现还留有当年竹笋时期虫咬的痕迹,以此象征李校书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挑战。尽管现在他已经成就斐然,但过去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依然留存在他的生命中,是成就今天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这句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洒落、绿荫斜照的静谧景象,以及露水凝结在门上的寒冷气息。它不仅描绘了一种自然美,也象征着李校书所处的环境可能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尽管其中可能也隐藏着某种挑战或挑战后的平静。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李校书生活方式的欣赏与赞美。
4.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列仙(传说中的神仙)终日逍遥自在的场景,反衬李校书生活的宁静与高洁。鸟雀即便想要打扰,也被这股宁静与高洁所震慑,不敢喧闹。这不仅表达了对李校书超凡脱俗人格的崇敬,也暗示了其生活环境的和谐与神圣。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对李校书品格的赞颂和敬仰。
《题赠李校书》古诗词赏析:
这首题赠李校书的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起首与情感铺垫
诗的开头“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用对比的手法,将“凌风飘粉箨”的轻盈与“碍石作盘根”的坚韧进行对比,隐含了对李校书坚韧不拔人格的赞美与欣赏。粉箨的轻飘与碍石的坚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李校书人格力量的敬重。
### 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探讨
接下来的“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两句,通过对蝉鸣和虫蚀痕的描绘,隐喻了生命的流转和时间的流逝。蝉鸣虽美,但痕迹已留,象征着过去的时间和经历,引出了对生命、时间、变化的深思。
### 景色与情感的交融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两句,描绘了一幅月色洒落,绿荫斜斜,露珠凝聚,寒气弥漫的夜晚景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寄托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友情和静谧心灵空间的珍惜。
### 结尾的升华与寄意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以列仙逍遥自在的生活环境,以及鸟雀不敢喧闹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列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李校书人格与精神境界的暗喻,暗示了诗人对李校书高尚品质和理想追求的认同与共鸣。
###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结合对生命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李校书品格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情感与哲理交融,形成了一幅既美丽又富含深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