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wáng dài fū èr shǒu
献王大夫二首
bì hù xiān shēng wú shì fēi zhú wān sōng shù ǒu miáo yī |
闭户先生无是非 竹湾松树藕苗衣 |
chóu yín mì xuě sī nán jǐn zuì dào cán huā fú bù guī |
愁吟密雪思难尽 醉倒残花扶不归 |
ruò chū bì luó yíng hè jiǎn yīng pāo zé měng bié yú jī |
若出薜萝迎鹤简 应抛舴艋别渔矶 |
dào tóu kǔ jié zhōng hé yì kōng gǎi wén xīng zuò shǎo wēi |
到头苦节终何益 空改文星作少微 |
《献王大夫二首》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这首诗《献王大夫二首》是对王大夫的献诗,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态度。我们可以将每句诗逐一解读:
### 闭户先生无是非, 竹湾松树藕苗衣,
闭户先生形容的是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世隔绝,不问外界的是非。竹湾、松树、藕苗衣,都是自然界的元素,暗示着一种回归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 愁吟密雪思难尽, 醉倒残花扶不归,
密雪,象征着深沉、沉重的思绪。愁吟表达了诗人或隐居者内心的愁思,难以抒发。醉倒残花,可能象征着用酒来逃避现实,不归,暗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现实的逃避。
### 若出薜萝迎鹤简, 应抛舴艋别渔矶,
薜萝是古诗中常用的隐喻隐居或归隐的意象,鹤简指代官印或职权,可能象征着从隐居状态回归世俗世界,接受权力。舴艋则是小舟的名称,渔矶暗示捕鱼或隐居的生活。整句表达了一种可能的内心挣扎:是否要从隐居中走出,进入世俗的权力世界。
### 到头苦节终何益, 空改文星作少微,
到头,指最终、最终的结果。苦节,即坚持节操,此处可能是对坚守隐居生活、不屈从世俗权力的坚持。空改文星作少微,文星代表智慧、才华,少微则地位较低的星。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担忧:坚守高洁的节操,最终是否真的有意义,是否会因为地位的降低而失去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与世俗世界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献王大夫二首》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诗《献王大夫二首》通过对隐逸生活和官场生涯的对比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全诗以“闭户先生”这一隐士形象作为开端,描绘了一位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之士的形象。这位“先生”身处竹湾松树之间,穿着以藕苗为衣,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通过“愁吟密雪思难尽,醉倒残花扶不归”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在恶劣环境下的愁思和情感的宣泄。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雪景,还有残花的凋零,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隐士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郁。
“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两句则转向了对官场生活的想象。这里“薜萝”象征着隐逸生活,“鹤简”象征着高洁的官宦生活,“舴艋”和“渔矶”则是隐喻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持。这两句通过对比隐逸与官场,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句“到头苦节终何益,空改文星作少微”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意味着尽管追求清高的节操,但最终可能只是徒劳无功。诗人通过“文星”与“少微”这两颗星的比喻,生动地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在这里,“文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和才华,而“少微”则代表了平凡甚至被忽视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批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隐逸与官场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追问,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理想与现实、苦行与平凡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