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dào rén guī jiù yán
送道人归旧岩
fēi wéi yán xià biàn róng shuāi dà hǎi kě qīng shān kě yí |
非唯言下变荣衰 大海可倾山可移 |
rú pōu yè guāng guī àn shì shì qū chūn qì rù hán zhī |
如剖夜光归暗室 似驱春气入寒枝 |
sǐ huī dào dǐ fān téng yàn xiǔ gǔ suí tóu què zhǎng féi |
死灰到底翻腾焰 朽骨随头却长肥 |
biàn shā wēi gōng fù hé yì shēng chéng ēn zhòng bào wú qī |
便杀微躬复何益 生成恩重报无期 |
《送道人归旧岩》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道人归旧岩”,作者是唐代诗人方干。整首诗通过对送别道人归隐旧岩的描写,表达了对道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道人归隐生活深沉的感慨。让我们逐段解释诗中的意思:
1.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对道人超凡能力的敬仰。不是只有言语能改变荣辱盛衰,甚至可以颠覆大海、移动高山。这里运用了类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道人非凡能力的推崇。
2.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这一句以“夜光”(指明亮的夜明珠)和“春气”为喻,描绘了道人回归隐居生活的景象。如同将夜明珠放入黑暗的房间,使房间变得明亮;又如同将春天的温暖气息吹入寒冷的树枝,使之生机勃勃。这里赞美了道人给环境带来改变的能力,也象征了他超凡脱俗的品德。
3.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这两句是继续用象征手法,赞美道人的内在生命力。如同死灰最后重新燃烧起火焰,朽木(比喻枯萎的生命)在道人的影响下重新变得肥沃。这里强调了道人对生命的启示和对衰败事物的重生力量。
4.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人深重恩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道出了对报答之难的感慨。即使杀了自己(这里可能使用了比喻手法),也无法报答道人的恩情。这句诗反映出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敬仰,以及对个人能力有限的谦卑态度。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道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道人归隐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道人深远影响的感慨,以及对报答恩情的无奈与谦卑。
《送道人归旧岩》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送道人归旧岩》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刻的人生思考,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对生死、荣辱、恩报等主题的探索和理解。
1.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道人非凡修为的赞叹。"非唯言下变荣衰"意味着道人的话语具有改变事物荣衰的力量,这种力量超出了言语的范畴,触及事物的本质。"大海可倾山可移"则进一步强调了道人的能力,无论是庞大的物质世界(如大海、高山)都能被他动摇,象征着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2.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这两句通过比喻描绘了道人的特殊能力。"剖夜光归暗室"比喻他能够将光明带入黑暗之中,即在黑暗的环境里重新点燃希望之光。"驱春气入寒枝"则展现了他能够带来生机与温暖,即使在寒冷的枝条上也能催生生命。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道人不仅能够改变物质世界,还能影响精神和情感层面,带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3.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这两句诗继续通过象征性的描述,展现了道人如何能从死亡和衰败中带来新生。"死灰"和"朽骨"象征着衰败和死亡,但通过道人的力量,它们竟然"翻腾焰"和"长肥",即从死亡的边缘重生,充满了生命力。这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转化与重生的深刻信念。
4.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道人修为的尊重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便杀微躬"意味着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济于事,强调了道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身修为的超越。"生成恩重报无期"则表达了对难以报答的恩情的感慨,即对道人所赐予的智慧和恩泽感到难以报答,彰显了对恩情的敬畏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道人超凡脱俗的能力和修为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恩报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道家思想的崇尚。诗中充满了寓意和象征,寓意深远,寓意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