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gàn sù shàng rén
赠干素上人
sú rén jiē jí xiè lín chuān guǒ zhōng cháng qíng □ □ □ |
俗人皆嫉谢临川 果中常情□□□ |
wéi zhèng jiù guī fāng lì guó jiàng shēng zhí xìng yǐ guī tiān |
为政旧规方利国 降生直性已归天 |
xiàn tíng wǎn yàn zhī wú jí wèi qū xīn xiāng mò jì nián |
岘亭惋咽知无极 渭曲馨香莫计年 |
cóng cǐ xīn sàng yīng bì shì rěn kàn fén cǎo dú cán piān |
从此心丧应毕世 忍看坟草读残篇 |
《赠干素上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方干为上人干素所作,虽然诗的标题表明了赠给对象的身份和主题,但内容本身并未直接给出“干素上人”的身份细节。全诗表现出对干素上人的敬仰、怀念及对其超脱世俗、为国利民、纯正天性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解释:
首联:“俗人皆嫉谢临川, 果中常情□□□,”
这联是对世俗之人的普遍心态的描绘,将“谢临川”比作“俗人”的嫉妒对象,暗示谢临川有卓越的才能或德行。果中常情中“□□□”可能为后人篡改或传抄错误,应该是被省略的内容。
颔联:“为政旧规方利国, 降生直性已归天,”
这一联是对干素上人在为政时遵循传统规则并造福国家的肯定,同时也提到他生性直率,已经离开了人世。这里展现了干素上人作为一名政客或官员的正直与奉献精神。
颈联:“岘亭惋咽知无极, 渭曲馨香莫计年,”
这联继续表达对干素上人的哀悼和缅怀之情。岘亭和渭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与干素上人有关的地点或象征,惋咽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无尽的悲伤;馨香象征着他对世界的美好贡献,其影响可能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尾联:“从此心丧应毕世, 忍看坟草读残篇,”
尾联表达了对干素上人逝世的哀痛之情,意味着对他的怀念将伴随余生。忍看坟草读残篇可能意味着作者虽然不忍直视干素上人已逝的现实,但会通过回忆和阅读与干素上人相关的文献来缅怀他。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干素上人的敬仰、怀念和对他超脱世俗、正直奉献精神的赞扬,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永恒怀念的情感。
《赠干素上人》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诗《赠干素上人》是对一位名为干素的高僧的深情赞美和缅怀。在诗的开篇,作者就以对比的手法,将俗人与谢灵运进行对比,表明干素上人的品德和境界是与众不同的。谢灵运是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他博学多才,但同时也因为其高傲和贪财而遭人嫉妒。方干则通过对比,强调干素上人与世俗之人的不同之处,突出他的超然和清高。
接着,诗中提到干素上人的为政风格与性情,方干赞扬其为政旧规利于国家,直性归天,即在世时坚持正直,即使离去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品质。岘亭和渭曲是古代两个著名的文化圣地,这里用以表达对干素上人高尚人格的敬仰与追忆。岘亭惋咽,表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无法言表;渭曲馨香,以香气长存象征干素上人的精神永远流传。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干素上人逝世后其精神世界应被世人永远铭记的决心。方干说,自己会像哀悼亲人一样哀悼干素上人,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坟草的生长和残篇的阅读,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着干素上人的精神与德行将在后人心中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干素上人高尚人格的赞美与缅怀,以及对其精神永存的期待,体现了方干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