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huā
对花
yùn xíng yuán huà bù cēn cī sì jí zhōng huá gòng yī shí |
运行元化不参差 四极中华共一时 |
zhèng qì cái suí huī lǜ biàn cán hán biàn bèi liǔ tiáo qī |
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 |
bīng róng dà zé zhāo yáng jué cǎo lǜ chén gēn yè yǔ zhī |
冰融大泽朝阳觉 草绿陈根夜雨知 |
bù xìn fēng guāng jí yú jiàn nián lái nián qù biàn shuāng zī |
不信风光疾于箭 年来年去变霜髭 |
《对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对花》,是唐代诗人方干的诗作,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全诗分为四句,下面对每一句的含义进行解释:
1. **运行元化不参差, 四极中华共一时**。这一句意思是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是统一和谐的,不分地域,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无论边缘还是中心,都在同一时刻遵循自然的规律运行。这里表现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性。
2. **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这一句描述的是季节变化的现象。"正气"指的是春回大地、阳气上升的自然现象;"灰律"可能是指节气的变化或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残寒"指的是冬末春初的残余寒冷,而"柳条"则是春季来临的象征。这一句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3. **冰融大泽朝阳觉, 草绿陈根夜雨知**。"大泽"指广阔的水域或湖泊,"陈根"则指老树的根部。"朝阳"与"夜雨"作为时间的标志,分别指的是白天的日出和夜晚的降雨。这一句描绘了冰融解、湖水苏醒于日出时分,新草在夜雨滋润下显露出绿意,显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动性和万物生长的规律。
4. **不信风光疾于箭, 年来年去变霜髭**。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结,通过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箭矢飞逝,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让人不禁感慨。"风光疾于箭"用箭的速度来比喻时光飞逝的快速,让人感到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年来年去变霜髭"则是指岁月的更迭让人的鬓角逐渐生出白发,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对生命的改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变化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变化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的哲理思考。
《对花》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对花》诗,实际上是一首描绘四季更替,春回大地的春日诗歌,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循环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句式结构**:诗的前两句“运行元化不参差, 四极中华共一时”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强调了四季更替是自然界的规律,无论何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的进程都是统一的,体现了自然法则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2. **转折与对比**:“正气才随灰律变, 残寒便被柳条欺”这两句通过“正气”与“残寒”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力量的转换。春天的气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逐渐增强,驱散了冬天的寒冷。这里“柳条”既是春天来临的象征,也是自然界中生命力复苏的体现。
3. **细节描绘**:“冰融大泽朝阳觉, 草绿陈根夜雨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具体景象。冰面融化,阳光下能够感受到大地的温暖;夜雨滋润之后,陈旧的草根焕发新生,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朝阳”和“夜雨”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
4. **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不信风光疾于箭, 年来年去变霜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自然界的变化速度与个人衰老的对比,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学问题:时间如同飞箭般迅速流逝,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前进,但它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印记——岁月的痕迹(霜髭),却清晰可见。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深思。
整体而言,方干的《对花》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