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shì yù shàng yú bié yè
李侍御上虞别业
lán tīng jú dǎo yìng tíng tái bú shì jīng xīn jí shǒu zāi |
兰汀橘岛映亭台 不是经心即手栽 |
mǎn gé bái yún suí yǔ qù yī chí hán yuè zhú cháo lái |
满阁白云随雨去 一池寒月逐潮来 |
xiǎo sōng chū wū hé cháo zhǎng xīn jìng tōng cūn bì sǔn kāi |
小松出屋和巢长 新径通村避笋开 |
liǔ xù fēng qián yī zhěn wò hé huā xiāng lǐ zhào zhōu huí |
柳絮风前欹枕卧 荷花香里棹舟回 |
yuán zhōng rèn yè fēng lín cǎo yán xià pān zhī luò yě méi |
园中认叶封林草 檐下攀枝落野梅 |
mò zì gāo qíng qiú yì sī xū fáng jí zhào yòng zhǎng cái |
莫恣高情求逸思 须防急诏用长材 |
ruò yīn yíng huǒ zhōng cán juàn biàn bǎ yú gē sòng jǐ bēi |
若因萤火终残卷 便把渔歌送几杯 |
duō xiè yǐng zhōng xián tài shǒu cháng shí tán xiào xǔ zhuī péi |
多谢郢中贤太守 常时谈笑许追陪 |
《李侍御上虞别业》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李侍御上虞别业》,是方干的作品,描绘了李侍御的别业环境及其日常生活的悠闲与自然之美。以下是逐段解释:
### 兰汀橘岛映亭台, 不是经心即手栽,
**兰汀橘岛映亭台**, 描述的是别业四周景色的清雅与自然之美。"兰汀"指的是兰草生长的水边,"橘岛"可能是指橘子树点缀的小岛或小片区域,"亭台"则是建筑之物,这里共同营造出一幅富有生机与美感的画面。**不是经心即手栽**, 意味着这些景致不是偶然得来,而是精心设计和亲手栽培的结果,表达了主人对环境的热爱与匠心独运。
### 满阁白云随雨去, 一池寒月逐潮来,
**满阁白云随雨去**,可能指阁楼外的云雾在雨中消散,也可能是室内满眼白茫茫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空间的流动与变化。**一池寒月逐潮来**,描述了月光下池水与潮汐的互动,寒月映照下,池水仿佛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波动,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动态的和谐之美。
### 小松出屋和巢长, 新径通村避笋开,
**小松出屋和巢长**,小松树在屋檐下生长,可能还与鸟巢相伴,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新径通村避笋开**,新辟的小路通往村落,但为了避开竹笋而特意开垦,显示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智慧。
### 柳絮风前欹枕卧, 荷花香里棹舟回,
**柳絮风前欹枕卧**,在轻柔的柳絮飘舞中,倚枕而卧,仿佛在享受自然的轻抚,也象征着悠闲与宁静。**荷花香里棹舟回**,在荷花的香气中划船归来,或许象征着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园中认叶封林草, 檐下攀枝落野梅,
**园中认叶封林草**,在园中辨识植被,意味着对自然的深入探索与细致观察。**檐下攀枝落野梅**,在檐下攀枝摘取野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 莫恣高情求逸思, 须防急诏用长材,
**莫恣高情求逸思**,不要过于放纵追求闲适的情感,暗示了在享受自然与生活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职责与责任。**须防急诏用长材**,需防备朝廷突然的征召,需要准备才能,意味着即使在闲适生活中,也需保持能力与准备,随时准备为国家服务。
### 若因萤火终残卷, 便把渔歌送几杯,
**若因萤火终残卷**,如果因为萤火虫的微光而阅读至深夜,**便把渔歌送几杯**,那么就用渔歌的旋律来陪伴饮酒,体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与随性。
### 多谢郢中贤太守, 常时谈笑许追陪,
**多谢郢中贤太守**,对地方官(郢中太守)的敬谢,表明了对地方治理者能力与品德的赞赏。**常时谈笑许追陪**,希望能够在日常交谈中得到陪伴,体现了对地方官员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希望在闲暇时刻能够与之交流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侍御别业的自然美景与和谐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态度、自然与人关系、以及地方治理者职责的思考。
《李侍御上虞别业》古诗词赏析:
《李侍御上虞别业》是方干创作的一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侍御上虞别业的壮丽景致与隐逸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方干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别业环境的宁静与优雅。
首联“兰汀橘岛映亭台,不是经心即手栽”点出了别业的地理特征与精心布置,兰花与橘岛的映衬之下,亭台楼阁如诗如画,暗示了李侍御对环境的精心打造与个人品位的高雅。
颔联“满阁白云随雨去,一池寒月逐潮来”描绘了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白云随雨而去,寒月伴潮而来,展现出别业内外的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转,同时也暗喻了作者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接受。
颈联“小松出屋和巢长,新径通村避笋开”进一步展现了别业的自然生态,小松随屋而长,巢居自然生长,新径避开了笋林,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别业的生活宁静与自由。
尾联“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诏用长材”表达了作者对李侍御可能被召回朝廷的担忧,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政局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侍御才能的肯定与期待。
最后一联“多谢郢中贤太守,常时谈笑许追陪”是对友人的深情致谢,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李侍御共享闲适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李侍御别业的美丽风光,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