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huà jiàn xī tú
题画建溪图
bǎi huā xiāng qì bàng xíng rén huā dǐ chuí biān rì yì xūn |
百花香气傍行人 花底垂鞭日易醺 |
yě fù bù zhī hán shí jié chuān lín zhuǎn hè zì shāo yún |
野父不知寒食节 穿林转壑自烧云 |
《题画建溪图》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方干所作,标题为《题画建溪图》,全诗描绘了建溪边一幅美丽的画面,并通过这幅画展示了四季更迭、自然景观与人情的和谐共处。
1. **百花香气傍行人**: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春季景象,百花盛开,香气扑鼻,围绕着行人的四周。这里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和色彩,让人感受到温暖和生机。
2. **花底垂鞭日易醺**: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季的午后场景。在花树的底部,诗人轻轻挥鞭,似乎在欣赏春日的美景。日光温暖,时间仿佛因此变得缓慢而醉人,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3. **野父不知寒食节**:这里提到“野父”,即乡间朴素的农夫,并没有意识到今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禁火三天,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节日的宁静与普通人生活的简单和谐,没有节日的繁复礼节。
4. **穿林转壑自烧云**:最后,诗的结尾描绘了一幅动态的景象。农夫在林间穿行,沿着山谷行走,他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而天空中的云彩在阳光照耀下燃烧,形成美丽的云彩。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季节变换、自然景观及人情的展现,传达了对和谐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欣赏。
《题画建溪图》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题画建溪图》是一首题于画作上的诗,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百花香气傍行人”描绘了一幅春日繁花似锦的景象,百花香气围绕着行人的周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句诗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第二句“花底垂鞭日易醺”描绘了在繁花如织的背景下,垂鞭乘凉,享受日光的场景。这里的“日易醺”不仅指太阳的温暖使人感觉舒适,更含有一种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的后两句“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转而呈现了另一个自然景象。这里,“野父”指的是田野间的农夫,他或许并不知道是寒食节,只在林间和山壑中忙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诗中通过对比寒食节的纪念意义和农夫的自在生活,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的“烧云”可能是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与前文的“百花香气”和“日易醺”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交织,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