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īng

作者:罗邺 
qīng lóu yī bié shù jīn wēi     lì jìn qiū lái pò lǔ wéi
青楼一别戍金微   力尽秋来破虏围
jǐn zì mò cí lián yè zhī     sāi hóng zhǎng shì dào chūn guī
锦字莫辞连夜织   塞鸿长是到春归
zhèng lián hàn yuè dāng kōng zhào     bù nài hú shā mǎn yǎn fēi
正怜汉月当空照   不奈胡沙满眼飞
wéi yǒu mèng hún nán qù rì     gù xiāng shān shuǐ lù yī xī
唯有梦魂南去日   故乡山水路依稀

《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莺》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通过对莺这一意象的描绘,隐含了诗人对边关征战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下面逐句解释诗句意思:

1. **青楼一别戍金微**:诗人追溯到一次在青楼(古代妓院)与友人的分别,而后友人却去守卫边疆,去往金微(金微山,唐代边防重镇)之地。这一句描绘了友人从繁华的都市生活转而投入到艰苦的边关守卫中。

2. **力尽秋来破虏围**:时间流逝至秋天,友人在边疆奋力作战,力图击破敌军的包围,表现出友人在战场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3. **锦字莫辞连夜织**:这里使用“锦字”比喻友人对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示,即使需要通宵达旦地织锦,也要表达出这份深情,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4. **塞鸿长是到春归**:在严冬过后,春天到来时,北归的大雁(塞鸿)总是按时返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何时能归来团聚的期盼。

5. **正怜汉月当空照**:诗人赞美边关的明月,比喻友人如同古时守卫边疆的士兵一样,默默守护着国家,展现了对友人忠诚与勇敢的赞赏。

6. **不奈胡沙满眼飞**:然而,残酷的战争环境使得边关充满了胡人的沙尘,喻指战争的残酷与艰难,友人也因此无法免受其苦。

7.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即使在梦中,诗人与友人也只有朝向南方(象征着远离边关、回归故乡)的旅途,而故乡的山水路却变得模糊不清,表现出诗人对与友人重逢、回归故乡的深切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伤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戍守边疆的艰辛与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情感,以及对战争对人生命运影响的深刻反思。

《莺》古诗词赏析:

《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诗中以“莺”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的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的向往。全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通过对“莺”的描绘,寓含了对国家兴衰、人生离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1. **开篇起意**:“青楼一别戍金微”开篇即点明了故事的背景,点出了“莺”在青楼与戍边将士之间的关联,青楼代表着繁华与离别,戍边则象征着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远离家乡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2. **情感深化**:“力尽秋来破虏围”表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秋来破虏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尽的苦难。

3. **希望与梦想**:“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长是到春归”这两句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锦字与塞鸿的意象,分别代表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对远方亲人信息的期盼。夜晚的劳作和春天的鸿雁回归象征着对和平生活的憧憬与希望。

4. **现实与困境**:“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对比汉月的明亮与胡沙的混乱,反映了现实的残酷与对和平的渴望之间的矛盾。月光照耀下,却是胡沙弥漫的现实,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5. **梦境与思念**:“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梦中南行,似乎回到了熟悉的故乡山水,但道路依稀,实际仍是远方,表达了思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莺”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寓言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