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ǎo fā yí líng jí shì

早发宜陵即事

作者:罗邺 
liǔ bì sāng huáng pò guó chūn     cán yáng wēi yǔ wàng guī rén
柳碧桑黄破国春   残阳微雨望归人
jiāng shān bù gǎi xīng wáng dì     guān gài zì wèi qián hòu chén
江山不改兴亡地   冠盖自为前后尘
fān shì guà fēng qīng ruò chì     làng shēng chuī àn dié rú lín
帆势挂风轻若翅   浪声吹岸叠如鳞
liù cháo wú xiàn bēi chóu shì     yù xià huāng chéng huí shǒu pín
六朝无限悲愁事   欲下荒城回首频

《早发宜陵即事》古诗词释义:

罗邺的《早发宜陵即事》是一首描绘春日清晨宜陵景象并抒发感慨的诗作。诗中的每一句都富含深意,下面我会逐句进行解释:

1. **柳碧桑黄破国春, 残阳微雨望归人。**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早晨的景象。"柳碧桑黄"形容柳树和桑树在春天里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绿色,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破国春"可能是指春天的开始给大地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新旧更替。"残阳微雨"表示黄昏时分细雨蒙蒙的景象,"望归人"则可能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期待着某人的归来。

2. **江山不改兴亡地, 冠盖自为前后尘。**
-"江山不改兴亡地"意思是尽管江山依旧,但世间的人事和历史的兴衰更替却是难以改变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洞察。"冠盖"在这里象征达官贵人的显赫,"自为前后尘"比喻这些人的权势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都将化为历史长河中的过眼云烟。

3. **帆势挂风轻若翅, 浪声吹岸叠如鳞。**
-"帆势挂风轻若翅"描绘了航行的船帆在轻风中飘扬的姿态,宛如鸟翼在空中自如飞翔,表现了乘风破浪、自由自在的景象。"浪声吹岸叠如鳞"则是在强调海浪拍打海岸的声响,如同鳞片般层层叠叠,突出了大海的壮阔和力量。

4. **六朝无限悲愁事, 欲下荒城回首频。**
-"六朝无限悲愁事"提到了历史上六朝时期无数的悲痛与忧愁,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欲下荒城回首频"可能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某个荒凉的城市时的犹豫与不舍,以及回顾过去,沉思历史的情感。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深思索和情感的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和历史的沉思,抒发了对时间、变化、兴衰和过往的深刻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之美的深邃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早发宜陵即事》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早发宜陵即事》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以早晨出发经过宜陵的行旅经历为题材,抒发了对江山易代、历史兴亡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景象**:“柳碧桑黄破国春, 残阳微雨望归人”这两句以“柳绿桑黄”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色彩鲜明,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残阳微雨”却又暗示了黄昏时刻,以及随后将至的阴雨,给人一种沉郁感。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挑战抱有忧虑。

2. **历史的反思**:“江山不改兴亡地, 冠盖自为前后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江山的永恒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更迭的深刻反思。江山虽在,但朝代更替,历史的痕迹像尘土一样,前后相继,无始无终。这种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永恒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循环的感慨。

3. **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帆势挂风轻若翅, 浪声吹岸叠如鳞”这两句描绘了航行的情景,帆随风动,轻盈如同翅膀,浪花拍岸,如鳞片重叠。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的交融,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旅途美景的欣赏,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比喻,强调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4. **结语的深沉思考**:“六朝无限悲愁事, 欲下荒城回首频”结尾两句话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回顾六朝的历史,表达了无限的悲愁和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作者在即将进入荒城时,频繁地回头,既是对过去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眼前生活的反思。这种深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命和历史循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在广阔历史背景下的渺小认识。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