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guī
春闺
hóng xián bì jì ruì yān kāi jǐn chì shuāng fēi qù yòu huí |
红闲碧霁瑞烟开 锦翅双飞去又回 |
yī zhǒng niǎo lián míng zì hǎo jǐn yuán rén hèn bié lí lái |
一种鸟怜名字好 尽缘人恨别离来 |
nuǎn yī niú zhǔ tīng shā mèi xī sù lóng chí jìn lòu cuī |
暖依牛渚汀莎媚 夕宿龙池禁漏催 |
xiāng duì ruò jiào chūn nǚ jiàn biàn xū xié xiàng fèng huáng tái |
相对若教春女见 便须携向凤凰台 |
《春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春闺》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作品,通过对春日闺中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红闲碧霁瑞烟开,锦翅双飞去又回**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下的红花(可能是桃花或杜鹃花)在悠闲地绽放,碧绿的草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瑞烟(清晨的雾气)。美丽的鸟儿(可能是锦鸡或孔雀)有着华丽的羽毛,它们在空中飞翔,有时飞向远方,有时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2. **一种鸟怜名字好,尽缘人恨别离来**
这里诗人将鸟儿的名字与人的感情联系起来。诗人认为这种鸟之所以被喜爱,可能是因为它的名字,让人想起离别(“别离”在古诗中常与相思、别离的情感相关)。名字“好”可能指的是寓意着吉祥、团圆之意,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3.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龙池禁漏催**
“牛渚”这里可能是指牛渚山,而“汀莎”则是指沙滩上的莎草。这句话描绘了鸟儿在温暖的环境中依恋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如牛渚山的美景和沙滩上的莎草),而“夕宿”则意味着它们在日落后返回栖息地。最后,“禁漏催”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深和黎明即将到来的情境相呼应。
4.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
最后一句表达了如果这个美好的场景被春天的女子(可能指诗人心中的爱人)看见,她一定会被吸引并想要带着这些美丽的鸟儿去凤凰台。这里“凤凰台”可能是象征着美好的地方,与凤凰象征的吉祥、尊贵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与爱人共赏美好事物的渴望,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遗憾的情感。
《春闺》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春闺》诗在赏析中,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包括其主题、象征、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
### 主题与象征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春日里鸟儿的生动画面,特别是其中一只“红闲碧霁瑞烟开”的鸟儿,以及它的双飞伙伴。鸟儿的“红闲碧霁”与“瑞烟开”等词汇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是对自由与爱的象征。双飞的鸟儿,既是自然界中爱的伴侣,也可能是诗人在借物喻人,象征着夫妻或情侣之间的亲密与和谐。
### 情感表达
诗中对于“别离”的提及,虽然在标题和个别句子中并未直接强调,但通过描述鸟儿在春天这种充满生机的季节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隐含了对分离的无奈与哀愁。这种情感与标题“春闺”相呼应,可能暗指女子在春天的闺房中,面对自然生机与自己情感世界中的分离感,产生的一种复杂情绪。
### 语言特色
罗邺在语言上的运用颇具匠心。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闲碧霁”、“锦翅”、“瑞烟开”、“暖依牛渚汀莎”、“夕宿龙池禁漏催”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也蕴含了深意,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层次和韵律美。同时,诗中的对仗和押韵(如“瑞烟开”与“别离来”、“媚”与“催”等)使得诗歌在音韵上和谐悦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结构与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和自然美的意境。鸟儿的飞翔、春天的景致以及对“别离”的隐喻,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想象和情感的画卷,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春闺》诗不仅展示了罗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也体现了他对情感世界的深刻体悟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