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líng cuī dài fū bà zhèn pān suí zài jīng kuāng lú sì sù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zhǎng xuán qīng zǐ yǔ fāng zhī chén lù wú yīn miǎn bié lí |
长悬青紫与芳枝 尘路无因免别离 |
mǎ shàng duō yú zài jiā rì zūn qián kān xī shào nián shí |
马上多于在家日 尊前堪惜少年时 |
guān hé kè mèng huán xiāng hòu yǔ xuě shān chéng chū diàn chí |
关河客梦还乡后 雨雪山程出店迟 |
què xiàn gāo rén cǐ zhōng lǎo xuān chē guò jǐn bù zhī shuí |
却羡高人此中老 轩车过尽不知谁 |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题为《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的古诗,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诗词的意思:
首句“长悬青紫与芳枝”:
这一句通过“青紫”(官服的颜色,象征高官身份)和“芳枝”(比喻美好的职位或事业)来比喻诗人过去在官场的辉煌和成功。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高官厚禄生活的留恋与怀念。
“尘路无因免别离”: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在官场上的际遇——虽然地位显赫,但免不了与亲友分离,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避免的离别之苦的感慨。
“马上多于在家日”:
“马上”指的是在外出旅行、处理公务时,“在家日”则是指在家安逸的日子。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在官场忙碌的日子远多于在家的日子,流露出对官场生活辛苦的无奈和厌倦。
“尊前堪惜少年时”:
“尊前”是指宴席前的酒桌,这里象征着聚会、欢庆的场合。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对曾经拥有美好时光的怀念。
“关河客梦还乡后”: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番旅程后,回到了家乡的梦境。这里的“关河”指的是边远之地,诗人可能是在外为官多年,现在返回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雨雪山程出店迟”: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返回家乡途中所经历的艰难旅程。在雨雪的天气里,艰难地行走在旅店之间,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辛苦。
“却羡高人此中老,轩车过尽不知谁”:
“高人”指的是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羡慕那些能在山林中安度余生的人,因为在外人眼中,他们并不需要去经历那么多的尘世纷扰。这里的“轩车”指的是高贵豪华的车辆,代表了外界的繁华和名利场,而“过尽不知谁”则意味着那些曾经显赫的人物,如今已无人知晓,隐喻了官场和世俗的无常。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罗邺为钟陵崔大夫离职后再次经过匡庐寺住宿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当下处境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开篇与情感基调**:
首句“长悬青紫与芳枝”隐喻崔大夫曾有过高位显赫的官职,与象征权力与地位的“青紫”、“芳枝”相对照,暗示崔大夫因仕途而离别家人,追求权力与地位。这句话奠定了全诗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基调。
**对比与转折**:
次句“尘路无因免别离”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直接表达了崔大夫在官场生涯中无法避免的离别之苦,无论是仕途的风尘还是情感的割舍,都是难以逃避的。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痛苦。
**岁月与时光**:
三、四句“马上多于在家日,尊前堪惜少年时”通过对比在马上的日子与在家的日子,以及在酒宴前怀念青春,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局限于个人,也反映了对生命中短暂美好时刻的珍视与怀念。
**梦境与现实**:
五、六句“关河客梦还乡后,雨雪山程出店迟”描绘了崔大夫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雨雪山程的艰难。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现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高人与自我反思**:
尾句“却羡高人此中老,轩车过尽不知谁”表达了对隐居高人生活的羡慕,暗示了崔大夫在历经官场浮沉后,可能对过往的生活有所反思,渴望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内心追求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描绘等手法,细腻地展现了崔大夫从官场生涯的辉煌到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