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uò shuǐ

洛水

作者:罗邺 
shòu dé péng mén yōng xìn qí     yī jiā jiāng wèi miǎn jī lí
受得彭门拥信旗   一家将谓免羁离
dào lái mén guǎn kōng guī qù     xiū xiàng jiāo qīn shuō shòu zhī
到来门馆空归去   羞向交亲说受知
céng gòu shàng wú róng zú dì     chǐ bō níng yǒu yuè lín shí
层构尚无容足地   尺波宁有跃鳞时
dào tóu rěn chǐ qiú míng shì     xū xiàng qīng yún mì lù qí
到头忍耻求名是   须向青云觅路岐

《洛水》古诗词释义:

《洛水》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解释其含义:

1. **受得彭门拥信旗, 一家将谓免羁离, 到来门馆空归去, 羞向交亲说受知。**

- 这四句诗描述了主人公的经历。一开始,他似乎受到了彭门(可能是一个地方或组织)的认同,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因此家里的人以为他能够避免流离失所的困境。然而,当实际上他来到目的地(“门馆”可能指的是目的地的门面或入口处)后,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或没有得到真正的接纳,不得不空手而归。这样的结果让他感到羞愧,无法向亲友坦白他的遭遇和所受的“知遇之恩”。

2. **层构尚无容足地, 尺波宁有跃鳞时,**

- 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主人公的困境。他所在的地方(“层构”可能是高大的建筑或高贵的府邸,代表社会地位或地位较高的人)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暗示着即使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的环境中,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或尊重。而“尺波”则比喻很小的波浪,这里指的是即使他试图有所作为或展现自己,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或机会,就像小鱼在大湖里难以引起波澜一样。

3. **到头忍耻求名是, 须向青云觅路岐。**

- 这两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名声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思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他认识到,为了获取名声和地位,可能必须忍受一些耻辱和不公。然而,他也意识到,这些努力和追求最终可能需要通过努力攀登到社会的高层(“青云”常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来实现。这暗示了他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或不寻常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一个人在追求社会地位和名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羞愧和最终的挣扎。它探讨了个人如何在面对不公正或低落的社会地位时寻找出路,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对个人尊严的挑战。

《洛水》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洛水》这首诗,通过对洛水的描绘,寄托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受得彭门拥信旗, 一家将谓免羁离”**,诗人以“彭门拥信旗”为起笔,借古战场的情景隐喻人生的起跑点。彭门,此处可能是借指某种困难或挑战,信旗代表着胜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和一家人在面临困难时,以为能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乐观和期望。

2. **颔联“到来门馆空归去, 羞向交亲说受知”**,转折之处,诗人情感发生转变。门馆空留,意味着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诗人到此地空无所得,只能失望而归。面对曾经给予自己帮助和期望的亲友,羞愧难言,无法分享这一过程中的艰辛与挫败,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3. **颈联“层构尚无容足地, 尺波宁有跃鳞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落差感和无力感。层构(层层建筑)象征着社会的等级和门槛,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也无法找到立足之地。尺波(小水波)与跃鳞(鱼跃出水面)形成对比,表达了即使在最微小的机会面前,也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4. **尾联“到头忍耻求名是, 须向青云觅路岐”**,诗人通过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利与人生道路的思考。"忍耻求名"表明了在逆境中追求名誉和地位的坚韧和决心,而"须向青云觅路岐"则暗示着在探索人生方向时的复杂与多变,或许需要超越眼前的困境,向上攀登,寻找真正能展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综上所述,罗邺的《洛水》不仅描绘了洛水的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挑战和逆境时的思考、挣扎与反思。通过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公正、机遇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与探索,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