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g wǔ yǒng
鹦鹉咏
qīng shì shuí néng biàn lù shěn xiāng féng xiū zuò yì shān yín |
清世谁能便陆沈 相逢休作忆山吟 |
ruò jiào xiān guì zài píng dì gèng yǒu hé rén kěn kǔ xīn |
若教仙桂在平地 更有何人肯苦心 |
qù guó hàn fēi hái shì yù wáng jiā shí shì qǐ wú jīn |
去国汉妃还似玉 亡家石氏岂无金 |
qiě ān huái bào mò chóu chàng yáo sè diào gāo zūn jiǔ shēn |
且安怀抱莫惆怅 瑶瑟调高尊酒深 |
《鹦鹉咏》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鹦鹉咏》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诗中借鹦鹉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世事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 1. 清世谁能便陆沈, 相逢休作忆山吟,
- **清世**:指清明、清平的世道,这里暗示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对较为安定。
- **谁能便陆沈**:意为谁又能使清平之世陷入混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能保持稳定和平的期待。
- **相逢**:遇见,这里可能暗指与历史人物或某种理念的相遇。
- **休作忆山吟**:不要回忆往昔的哀伤,这里可能是对过去的追思和现在的鼓励,建议不要沉溺于过去,而要向前看。
### 2. 若教仙桂在平地, 更有何人肯苦心,
- **仙桂**:古代传说中生长在月宫的桂树,象征着高洁与神话的美丽。
- **在平地**:比喻仙桂(高洁之物)降落在普通的地方。
- **何人肯苦心**:谁肯为了这些普通的东西而费尽心思。这里用仙桂比喻高尚的品质,表达如果这些高尚的品质寻常易得,就没有人去追求和珍惜它们了。
### 3. 去国汉妃还似玉, 亡家石氏岂无金,
- **去国汉妃**:指离家出走的汉代贵妃,可能暗喻历史上的女性英雄或遭遇不幸的贵妇。
- **还似玉**:仍然像美玉一样珍贵,比喻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力和价值依然存在。
- **亡家石氏**:此处指代失去了国家或家室的石氏人物(石氏代指汉室或某种家族),通过“岂无金”来表达,即使他们失去了权势和财富,其内在的品质和价值依旧不可估量。
### 4. 且安怀抱莫惆怅, 瑶瑟调高尊酒深,
- **安怀抱**:保持心情平静,不要忧虑。
- **莫惆怅**:不要感到悲伤或失落。
- **瑶瑟调高**:瑶瑟是一种珍贵的瑟,这里比喻高雅的音乐,调高意味着音乐的美妙和高雅。
- **尊酒深**:深酒尊,指酒器中酒量充足,比喻生活中的欢乐和慷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高尚品质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鼓励人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珍惜现有的美好,追求高雅的生活和精神境界。
《鹦鹉咏》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鹦鹉咏》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鹦鹉这一意象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将自然物象与人事、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先,标题“鹦鹉咏”中的鹦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聪明和智慧的鸟类,同时,鹦鹉的习性易于模仿人类言语,这一特点在诗中也被巧妙地运用,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人的模仿与追求。诗的前两句“清世谁能便陆沈,相逢休作忆山吟”,开篇就展示了对鹦鹉在清静世间的不凡品质的赞誉,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暗示着即便身处清世,也应避免沉溺于对过往的怀旧情绪中,应积极面对当下的生活。
接着,“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这里通过仙桂这一意象,比喻高位与才华,表达了对人间苦心追求的反思。诗中借鹦鹉栖息仙桂之地却能平地而生,暗示着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仍需努力与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和认可,突出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无金”,将汉妃和石氏两个历史人物与鹦鹉相提并论,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权力与财富的反思。在这里,诗人用这两个例子,提示了即便身处高位或拥有巨额财富,也不能保证幸福与安全,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探讨。
最后,“且安怀抱莫惆怅,瑶瑟调高尊酒深”,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收尾,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瑶瑟高调的音乐还是深醇的美酒,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欢乐元素。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鹦鹉咏》通过对鹦鹉这一自然物象的咏叹,以及借历史人物和生活情境的描绘,寓含了对人生、命运、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