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shēng
题笙
xíng zi qǐ zhī yān shuǐ láo xī fēng dú zì fàn zhēng sōu |
行子岂知烟水劳 西风独自泛征艘 |
jiǔ xǐng gū guǎn qiū lián juǎn yuè mǎn hán jiāng yè dí gāo |
酒醒孤馆秋帘卷 月满寒江夜笛高 |
huáng yè mèng yú guī shuò sāi qīng shān jiā zài jí bō tāo |
黄叶梦馀归朔塞 青山家在极波涛 |
qù nián jīn rì féng jūn chù yàn xià lú huā yuán zhèng hào |
去年今日逢君处 雁下芦花猿正号 |
《题笙》古诗词释义:
罗邺的《题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包含了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孤独、思念家园、时间流逝以及季节变换的情感表达。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解释:
1. **行子岂知烟水劳, 西风独自泛征艘,**
- 这一句描述了一个行走在水路(可能是指河流或海洋)的旅人,不知自己奔波的艰辛与劳苦。"行子"指的是远行的旅人,"烟水劳"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劳碌的景象。"西风"则表明风向为西,暗示了时间可能是在秋天,因为西风常与秋天相关联。"独自泛征艘"则强调了旅人的孤独和旅途中只有自己的感觉。
2. **酒醒孤馆秋帘卷,**
-"酒醒"意味着旅人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旅途,酒可能是一种暂时忘记疲劳和孤独的慰藉。"孤馆"指的是旅途中较为偏远或空旷的住宿之处,而"秋帘卷"则暗示季节已是秋天,门窗敞开,透进清新的秋风。
3. **月满寒江夜笛高,**
-"月满"描绘了江面上满月的美丽景象,"寒江"则与夜晚的清凉和孤独感相呼应。"夜笛高"则可能是旅人或他人在夜晚吹响的笛子声,穿透寂静的夜晚,回荡在江面上,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忧郁的氛围。
4. **黄叶梦馀归朔塞,**
-"黄叶"代表着秋天的落叶,"梦馀"则暗示了旅人回忆起或在梦中回到了某个地方。"归朔塞"可能指的是旅人思念北方的家乡或者某个远去的地方,"朔塞"在这里可能代表北方的边塞。
5. **青山家在极波涛,**
-"青山"象征着家乡的山峦,"家在极波涛"则描述了家乡遥远、遥远到仿佛在波涛的尽头,强调了家乡与现在位置的距离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6. **去年今日逢君处,**
-"去年今日"在时间上形成了对前一年的回忆,"逢君处"指的是去年此时遇到某个人或地点,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但并未在诗中详细说明。
7. **雁下芦花猿正号,**
-"雁下芦花"描绘了大雁南飞,芦花飘落的景象,"猿正号"则指的是猿猴的哀鸣,这可能是一种秋天特有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以及生命的哀愁。这种景象与前文的孤独和思念形成了一种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旅人孤独、对家的思念、自然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家的深切怀念。
《题笙》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题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充满古典韵味的诗歌。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构建了一幅离人别后,游子独自在烟波浩渺的江上航行的情景,透露出浓郁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下面我们逐句赏析:
1. **首句“行子岂知烟水劳”**:开篇即点出行者的劳苦,烟水劳字用得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长途跋涉的艰辛和旅途的不易。这种孤独和劳顿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西风独自泛征艘”**:西风与独自泛舟的场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征舟在西风中航行,既有漂泊的意味,也暗示了行者的命运多舛。
3. **“酒醒孤馆秋帘卷”**:通过酒醒后所见的孤馆和卷起的秋帘,展现出旅人内心的孤寂和外界环境的萧瑟。酒醒之后的清醒,意味着过去的慰藉已经不再,面对的是更加空旷和孤独的世界。
4. **“月满寒江夜笛高”**:此句描绘了一幅夜景,满月洒在寒冷的江面上,夜笛高扬,似乎在哀叹、诉说。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哀伤,进一步加深了诗中人物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5. **“黄叶梦馀归朔塞,青山家在极波涛”**:黄叶象征季节的更迭,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而归朔塞则表达了对家乡和过去的思念。青山与家的遥远,波涛的壮阔,都暗示了行人的离乡背井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6. **“去年今日逢君处,雁下芦花猿正号”**:尾句通过对比去年今日与现在的情景,将记忆与现实做了鲜明的对比,加强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的感受。雁下芦花和猿的哀鸣,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象征着离别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表达了对远方和家乡的深深思念。罗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将人物的情感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