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 dì
下第
yún guǎn cēn cī pái fèng chì yuè táng qī qiè shèng lóng yín |
筠管参差排凤翅 月堂凄切胜龙吟 |
zuì yí qīng dòng xiān xiān yù zuì sòng dāng guān yàn yàn jīn |
最宜轻动纤纤玉 醉送当观滟滟金 |
gōu lǐng dú néng zhēng miào qū yíng tái xiāng gòng chuī qīng yīn |
缑岭独能征妙曲 嬴台相共吹清音 |
hǎo jiāng gōng zhēng péi gē shàn mò qiǎn xīn shēng zhèng wèi qīn |
好将宫征陪歌扇 莫遣新声郑卫侵 |
《下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下第》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反映科举失意后心绪的诗。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筠管参差排凤翅:筠管,即竹管,这里用以指代箫或笛,是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凤翅"可能是指乐器的装饰,或者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向往。这一句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表达出诗人手中拿着参差不齐的竹管(比喻乐器),仿佛是在追求那如同凤凰翅膀一般的美妙音律。
月堂凄切胜龙吟:月堂,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月光下,诗人所在的堂堂之地。"龙吟"常用来形容高亢或悲壮的声音,这一句通过月光下凄凉的声音胜过龙的悲鸣,来表达诗人失落、悲哀的心情。
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握如玉般的手指触动乐器的情景,"醉送当观滟滟金"可能是指在音乐中让人心醉神迷,如同观看金光闪闪的场景。整体表现出诗人尽管科举失利,但依然沉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和慰藉中。
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缑岭"和"嬴台"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分别与仙人萧史和王母娘娘相关。这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创作的独到见解和与仙人共赏音乐的美好愿景。
好将宫征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宫征"是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歌扇"可能是指伴奏,"郑卫"是春秋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常用来形容靡靡之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音乐中寻找传统与美好,避免现代通俗音乐的影响,希望以正统的音乐来伴随歌声,传递高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意象,反映了诗人面对科举失利的失落,但在音乐的慰藉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美好的向往。
《下第》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下第》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是一首表现科举落榜后内心情感与志向的诗篇。通过对乐器与音乐的描绘,尤其是凤管、月堂、琴曲等形象,巧妙地寄托了诗人的理想、情感与对未来的憧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筠管参差排凤翅, 月堂凄切胜龙吟, 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 这四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乐器与音乐的美妙。筠管与凤翅、月堂与龙吟的对比,不仅展示了乐器的精巧与音色的壮美,也暗含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高雅与低俗的对比思考。轻动玉指,奏出金碧辉煌的乐章,预示着即使面对挫折,内心仍保持高洁与坚韧。
2. **引用典故**:“缑岭独能征妙曲, 嬴台相共吹清音, 好将宫征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这里引用了缑山吹箫与秦宫奏乐的典故,缑山王子乔乘鹤上升的神话,与嬴政时代的宫廷音乐,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历史的辉煌。诗人表达出希望自己的音乐(代表自己的志向与才情)能够如同古代的音乐一般,高雅、纯净,不受世俗新声的侵扰,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与高尚情操的追求。
3. **情感与意志**: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落第的无奈与挫折,但内心并未消沉,反而怀有追求高雅艺术与理想的坚定意志。诗中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4. **艺术特色**:罗邺的这首诗在语言上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典故以及对比手法,使诗句既具有文学美感,又富有深意,体现了唐诗的韵味与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下第》通过音乐与典故的巧妙结合,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志向,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子面对挫折时的高远追求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