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ī chūn

惜春

作者:罗邺 
luò yáng chūn jì jué chén āi     sōng shǎo yān lán huà zhàng kāi
洛阳春霁绝尘埃   嵩少烟岚画障开
cǎo sè huā guāng rě jīn xiù     xiāo shēng gē xiǎng gé lóu tái
草色花光惹襟袖   箫声歌响隔楼台
rén xīn dàn jué xián duō shǎo     mǎ zú fāng zhī juàn wǎng lái
人心但觉闲多少   马足方知倦往来
chóu shàng zhōng qiáo qiáo shàng wàng     bì bō dōng qù xī yáng cuī
愁上中桥桥上望   碧波东去夕阳催

《惜春》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洛阳景致与情感变化的古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1."洛阳春霁绝尘埃" - 描述洛阳春日晴朗,阳光照耀下,空气清新,没有灰尘。
2."嵩少烟岚画障开" - 这里提到的嵩少,是古代对嵩山(嵩山)的泛称。"烟岚画障开"描绘的是嵩山上的烟雾与山岚如同展开的画障,展现出一幅山色迷蒙的壮丽景象。
3."草色花光惹襟袖" - 描述草地的绿色与花的光芒吸引着行人的衣袖,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4."箫声歌响隔楼台" - 指远处传来箫声与歌声,透过楼台传入耳中,营造出一种悠扬、宁静的氛围。
5."人心但觉闲多少" - 表示人们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受到内心的放松和宁静,感觉到了闲适和宁静的程度。
6."马足方知倦往来" - 这里用马的足步象征行人,通过“马足”来表达人们在春日里四处游玩,虽累但乐在其中。
7."愁上中桥桥上望" - 当人们在中桥上行走时,抬头看到夕阳西下,心头不禁升起了一丝愁绪。
8."碧波东去夕阳催" - 最后,日落的夕阳催促着碧波东流,既描写了自然景色的动态美,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洛阳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展现出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惜春》古诗词赏析:

《惜春》这首诗通过对洛阳春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洛阳春霁绝尘埃,嵩少烟岚画障开”,描绘了洛阳在春雨后天晴的清新景象,嵩山与少室山的云雾缭绕如同画卷展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景画。这里的“尘埃”不仅指地面上的尘土,也暗喻了城市的喧嚣与烦恼,春雨洗净了这一切,给人带来清爽和宁静。

颔联“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进一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草色和花光吸引着人们的衣袖,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诱惑。而远处的箫声与歌声穿透了楼台的阻隔,仿佛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悠扬的乐曲之中,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艺术氛围。

颈联“人心但觉闲多少,马足方知倦往来”,这一联通过对比人的心境与马的奔波,表达了对春天悠闲生活的向往。人心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到的闲适,与马蹄在路途中的疲惫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春日漫步的惬意与宁静。

尾联“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感慨。作者在中桥上远眺,碧波东流,夕阳渐落,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的“愁”并非纯粹的哀愁,而是在美景与时间的对比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综上所述,《惜春》这首诗通过对洛阳春日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