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yè chì shuǐ yì lǚ huái
春夜赤水驿旅怀
fāng jìng chūn guī huā bàn kāi bì shān bō nuǎn yàn chū huí |
芳径春归花半开 碧山波暖雁初回 |
mǎn lóu yuè sè hái yī jiù zuó yè gē shēng zì bù lái |
满楼月色还依旧 昨夜歌声自不来 |
chóu yǎn xiàng shuí líng yù zhù zhēng tí hé chǔ zhù hóng āi |
愁眼向谁零玉箸 征蹄何处驻红埃 |
zhōng xiāo yín bà zhèng chóu chàng cóng cǐ lán táng suǒ lǜ tái |
中宵吟罢正惆怅 从此兰堂锁绿苔 |
《春夜赤水驿旅怀》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罗邺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春夜赤水驿中所怀之感。通过逐句解释,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 第一句:芳径春归花半开
- **意思**:春天的脚步悄悄地归来,小径两旁的花儿只开放了一半。这一句暗示春天的美丽,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自然更替的感慨。
### 第二句:碧山波暖雁初回
- **意思**:碧绿的山脉与温暖的湖水相映,大雁开始返回。这一景象既描绘了春日的温馨和生机,也寄托了对旅人回归的期待。
### 第三句:满楼月色还依旧
- **意思**:整座楼都被明亮的月光覆盖,月色与楼融为一体,展现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 第四句:昨夜歌声自不来
- **意思**:昨晚美妙的歌声不再传来,暗示了失去的快乐或美好时光的流逝。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当前寂寞的感慨。
### 第五句:愁眼向谁零玉箸
- **意思**:愁苦的眼中泪水如玉箸般滑落,无人能够安慰。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深深的忧愁。
### 第六句:征蹄何处驻红埃
- **意思**:远行的脚步在何处停留,留下了红尘的印记。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自己行踪不定、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第七句:中宵吟罢正惆怅
- **意思**:深夜时分,吟诗结束,心中充满了忧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深夜思考、回味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 第八句:从此兰堂锁绿苔
- **意思**:从那以后,兰花厅堂被绿色苔藓覆盖,暗示着往日繁华不再,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这句话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化,表示了对未来日子的悲观预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旅人在驿馆中的孤独与惆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春夜赤水驿旅怀》古诗词赏析:
《春夜赤水驿旅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作品,展示了作者在春夜驿馆中所怀想的复杂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句(芳径春归花半开, 碧山波暖雁初回)**,以春天的景象作为背景,用“花半开”和“雁初回”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萌发。此处的对比,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也预示着人物情感的起落。
2. **中间两联(满楼月色还依旧, 昨夜歌声自不来, 愁眼向谁零玉箸, 征蹄何处驻红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月色依旧,却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留下诗人独自面对的忧愁。这里运用了反差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愁眼(忧愁的眼睛)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欢聚的怀念,通过“玉箸”(玉做的筷子,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价值高的物品)和“红埃”(红尘、尘埃)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哀思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3. **结尾两联(中宵吟罢正惆怅, 从此兰堂锁绿苔)**,以诗人深夜的吟唱开始,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思绪和内心的挣扎。诗人的情绪从希望的半开之花到忧愁的满楼月色,再到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最终走向了对未来的茫然和对现状的无奈。兰堂(兰香的厅堂)的锁闭,象征着过去美好时光的终结,以及未来希望的暗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旅居在外时对家乡、对过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怅惘。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在旅途中常见的悲凉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