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xī lǚ huái
秋夕旅怀
shān guǎn yín yú shān yuè xié dōng fēng yáo yè fú chuāng huá |
山馆吟馀山月斜 东风摇曳拂窗华 |
qǐ zhī qū mǎ wú xián rì zhǎng zài tā rén hòu dào jiā |
岂知驱马无闲日 长在他人后到家 |
gū jiàn xiàng shuí kāi zhuàng jié liú nián cuī wǒ zì kān jiē |
孤剑向谁开壮节 流年催我自堪嗟 |
dēng qián jié shù yòu qián qù xiǎo chū shí lín tí luàn yā |
灯前结束又前去 晓出石林啼乱鸦 |
《秋夕旅怀》古诗词释义:
### 秋夕旅怀
**山馆吟馀山月斜,**
在一座深山中的旅舍里,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吟诗。山上的月光已斜照,暗示着夜晚渐深。
**东风摇曳拂窗华,**
一阵微风吹过,似乎轻轻拂过窗上的装饰,带来了一丝凉意和诗情画意。
**岂知驱马无闲日,**
诗人感叹,他每天都在奔波,没有片刻的闲暇,日复一日,无暇顾及生活的闲适。
**长在他人后到家,**
在别人回家的路途中,他还在赶路,表现出诗人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早归的无奈。
**孤剑向谁开壮节,**
手持一把孤独的剑,诗人或许是在寻找一种壮志豪情的表达,却又不知道向谁展示或实现。
**流年催我自堪嗟,**
岁月匆匆,时光流逝,诗人感慨自己在时间的洪流中只能自叹,无法掌控命运。
**灯前结束又前去,**
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处理着旅途中的琐事,又立刻出发,继续他的旅程。
**晓出石林啼乱鸦,**
清晨,诗人离开石林,看到了乱鸦在鸣叫,这是一个自然场景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旅途的单调和孤独。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旅人的夜深人静的思绪,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奔波生活无奈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自省。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忧愁。
《秋夕旅怀》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秋夕旅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刻的诗作,通过对秋日夜晚旅人内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命运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孤独和不确定的未来的深深忧虑。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意象与情感的结合**:诗中通过“山馆”、“山月”、“东风”、“孤剑”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秋夜场景,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客居时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感。
2. **时间的流转与无奈**:“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反映了诗人在时间的长河中,感到自己一直在追逐,却始终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紧迫感,是许多人内心深处共有的感受。
3. **壮志与现实的矛盾**:“孤剑向谁开壮节”,诗人手持象征力量和勇气的剑,却在现实中找不到可以发挥的地方,表达了在现实压力下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哀。
4. **对未来的忧虑与自我反思**:“流年催我自堪嗟”,意味着时光匆匆,岁月催人老,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人生选择,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
5. **旅途的孤独与期待**:“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诗人收拾行囊,准备踏上新的旅程,面对未知的前路,既有期待又充满孤独感,仿佛黎明前的黑暗,既充满了希望的曙光,又预示着新的挑战和未知的困扰。
综上所述,《秋夕旅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对时间、生活、命运和人生价值深度思考的体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诗人在字里行间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未来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