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i shí yí shū táng

费拾遗书堂

作者:罗邺 
qiū rù jiāng tiān hé hàn qīng     tiáo tiáo zhōng lòu chū gū chéng
秋入江天河汉清   迢迢钟漏出孤城
jīn bō qiān lǐ bié lái yè     yù zhù liǎng xíng liú dào míng
金波千里别来夜   玉箸两行流到明
ruò zài rén jiān xū yǒu hèn     chú fēi chán bàn shǐ wú qíng
若在人间须有恨   除非禅伴始无情
rén jiān shuí yǒu □ □ □     jù sàn zì rán chóu chàng shēng
人间谁有□□□   聚散自然惆怅生

《费拾遗书堂》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费拾遗书堂》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全诗描绘了一种孤寂、忧郁的心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聚散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秋入江天河汉清,迢迢钟漏出孤城,金波千里别来夜,玉箸两行流到明,**

- **秋入江天河汉清:** 秋天的夜晚,江水和银河都显得格外清澈,预示着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 **迢迢钟漏出孤城:** 钟声和滴漏的声音在空旷的孤城中回响,显得孤独而悠长,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 **金波千里别来夜:** 千里之遥的夜空下,波光粼粼,仿佛是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
- **玉箸两行流到明:** 眼泪如玉做的筷子一般,两行滴落,直至天明,表达了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若在人间须有恨,除非禅伴始无情,人间谁有□□□,聚散自然惆怅生**

- **若在人间须有恨:** 在这个世间,人们总会有遗憾、悲伤,无法避免。
- **除非禅伴始无情:** 唯有与禅宗相伴,才能在情感上保持一种超脱和冷静,不为世事所扰。
- **人间谁有□□□:** 在这个世间,谁又能真正做到不为情所困、不为聚散所扰呢?
- **聚散自然惆怅生:** 聚聚散散是人生常态,自然会带来遗憾和忧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孤独和深沉,以及时间的流逝、人间的聚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感情难以割舍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费拾遗书堂》古诗词赏析:

《费拾遗书堂》这首诗由罗邺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景象描绘**:诗的前两句“秋入江天河汉清, 迢迢钟漏出孤城”以“江天”和“天河”为背景,用“清”来形容其清澈透明,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远处的钟漏声传来,似乎超越了城市,直达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2. **情感表达**:“金波千里别来夜, 玉箸两行流到明”这两句运用了“金波”和“玉箸”的比喻,分别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泪水的晶莹,将夜晚的孤独和内心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月光如同波光粼粼的金水,沿着千里长空流淌;而泪水则像两行玉箸,从眼眶流出,直到天明,展现了深情和哀伤。

3. **哲理探讨**:“若在人间须有恨, 除非禅伴始无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情感的深刻洞察。在人间,人们难免会遭遇离别、遗憾和痛苦,这些情感是难以避免的。但只有通过禅悟,才能达到超越这些情感束缚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4. **问句的运用**:“人间谁有□□□, 聚散自然惆怅生”中的问句留下了空白,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句话暗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无论是欢聚还是离别,都会带来惆怅与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似乎没有谁能真正逃避这样的命运,因此,这种惆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世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