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 chí zhōu yǔ yuán wài
献池州庾员外
wú duān xī shàng kàn lán ráo yòu shì dōng fēng duàn liǔ tiáo |
无端溪上看兰桡 又是东风断柳条 |
shuāng bìn duō yú chóu lǐ niè sì shí xū xiàng chóu zhōng xiāo |
双鬓多于愁里镊 四时须向酬中销 |
xíng rén jùn mǎ sī xiāng mò dú wǒ cán yáng yǐ yě qiáo |
行人骏马嘶香陌 独我残阳倚野桥 |
yín shuǐ yǒng shān xīn wèi yǐ kě néng zhōng bù shèng yú qiáo |
吟水咏山心未已 可能终不胜渔樵 |
《献池州庾员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献池州庾员外》是罗邺所写的一首表达深意和情感的五言诗。我们来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无端溪上看兰桡**:诗人不经意间在溪边看到划着兰桡(一种装饰华丽的船)的人。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过往或当下某段生活经历的回忆,或是对某种追求、行动的回顾。
2. **又是东风断柳条**:东风是指春季的温暖和风,而“断柳条”则意味着柳树在春风中生长,枝条变长。这里也许是在比喻时间的流逝,或是生命的成长。
3. **双鬓多于愁里镊**:鬓发,指的是两鬓的头发。在愁绪中镊去鬓发,意味着诗人因内心的忧虑或烦恼,不断自我审视,甚至可能对自己的人生或某个决策感到后悔和担忧。
4. **四时须向酬中销**:四时指四季,酬则是酬答、回答的意思。这里可能是在说,诗人需要在四季的更替中,通过某种活动(如工作、创作等)来应对和解决内心的焦虑或挑战。
5. **行人骏马嘶香陌**:行人在路上骑着骏马,马蹄声在芳香的路上响起。这里可能象征着追求梦想或向往自由的过程,同时也可能暗指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6. **独我残阳倚野桥**:一个孤独的诗人,独自倚靠在野外的桥上,夕阳西下。这幅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沉思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也可能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
7. **吟水咏山心未已**:对着水、山吟唱、咏叹,诗人心中却依然有所未满足。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渴望或未完成的任务。
8. **可能终不胜渔樵**: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诗人认为自己最终可能无法超越普通的渔夫和樵夫,或者是暗示在更高远的目标追求中,自己终将回归平凡。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感慨,或是对个人追求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追求、孤独以及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献池州庾员外》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献池州庾员外》展现了诗人罗邺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通过一系列对比与描绘,传达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追求。诗的开头两句“无端溪上看兰桡,又是东风断柳条”描绘了诗人偶然在溪边看到的春日景象,春风吹过,柳枝被剪断,透露出一丝悲凉与无奈,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流逝。接下来的“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岁月已逝,岁月无情,时光在不断的酬酢应答中悄悄溜走,暗含着对时间的感叹和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
“行人骏马嘶香陌,独我残阳倚野桥”进一步对比,行人在马匹的陪伴下驰骋于繁华的大道,而诗人却独自一人,倚靠在偏远的野桥上,夕阳西下,孤独与寂寞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的孤寂,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疏离与不满。
最后一句“吟水咏山心未已,可能终不胜渔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渴望。诗人在吟诵山水之中,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虽然难以完全脱离世俗的束缚,但他渴望像渔人和樵夫一样,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这既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某种逃避和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自然与官场关系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考,既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