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 zhè gū
放鹧鸪
qiān jīn lěi tǔ wàng sān shān yún hè wú zōng yǔ wèi hái |
千金垒土望三山 云鹤无踪羽卫还 |
ruò shuō shén xiān qiú biàn dé mào líng hé shì zài rén jiān |
若说神仙求便得 茂陵何事在人间 |
《放鹧鸪》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放鹧鸪》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内容富有象征性和寓意。下面是逐段解释其意思:
1. **千金垒土望三山**:这一句采用了唐代道士葛洪所著《抱朴子》中的典故,葛洪曾在庐山修道炼丹,为了上达仙境,堆土以期望能直通三山(即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这里的“千金垒土”象征了诗人对理想与仙境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同时也表明了追求的代价与努力。
2. **云鹤无踪羽卫还**:这句用“云鹤”比喻理想中的仙境与自由之境,“无踪羽卫还”则暗示着即使有了追求的行动,但最终却无法达成目标,就好像云鹤不翼而飞,踪迹全无。这里的“羽卫”意指保护者的形象,意味着即使有人守护与支持,但仍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3. **若说神仙求便得**:这一句直接提出假设,如果能够如仙人一般,追求就一定能达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过程的一种理想化设定。
4. **茂陵何事在人间**:这一句将话题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茂陵"借用了西汉汉武帝陵墓的名称,这里用来象征权势与成就。诗人质问道,如果神仙境界如此美好,为何那些曾渴望到达仙境的帝王(如汉武帝)最终却仍旧留在了人间,未能真正体验到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不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未能实现的遗憾,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放鹧鸪》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这首《放鹧鸪》诗,通过对放飞鹧鸪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有对世间现象和人性的深层次思考。
诗的第一句“千金垒土望三山”,描绘了一个财大气粗的人,用千金之力在土堆上建起一个可观的高度,以望向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这既是物质的追求,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然而,这样的努力与“云鹤无踪羽卫还”的景象形成对比。鹤是古人常用来象征高洁和超凡脱俗的鸟类,但在这里,它们已无处可寻,暗示了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
“若说神仙求便得”,这句提出了一个假设,似乎在说只要追求,就能达到神仙般的生活状态。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指出这样的追求其实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茂陵何事在人间”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指即使寻求到了超凡脱俗的生活,但为什么人们依然生活在世间,似乎还有更多复杂的情感和困境需要面对。
整首诗在描绘放飞鹧鸪的景象中,融入了对自由、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人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惑和矛盾。通过象征和对比的手法,罗邺表达了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内心自由与物质追求之间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