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huā
梅花
fēng yáo yán guì lù wén xiāng bái lù jīng shí chū rào qiáng |
风摇岩桂露闻香 白鹿惊时出绕墙 |
bù xiàng lí shān suǒ gōng diàn kě zhī xiān qù shì míng huáng |
不向骊山锁宫殿 可知仙去是明皇 |
《梅花》古诗词释义:
《梅花》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罗邺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以及与梅花相关的历史故事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1. **风摇岩桂露闻香**: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风中桂花摇曳、露珠滴落、香气四溢的画面。桂花与梅花都属于冬季开花的花卉,诗中通过“岩桂”(可能是桂花的一种)的描写,为下文的梅花做铺垫,营造了一种清新高雅的意境。
2. **白鹿惊时出绕墙**:此处“白鹿”可能是一个象征或隐喻,代表纯洁、高贵的事物。当白鹿受到惊扰,它选择绕墙而行,这一举动可能象征着作者对某种美好的追寻或对某种不被外界干扰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3. **不向骊山锁宫殿**:骊山在古代是周、秦、汉、唐诸帝王的陵墓所在,诗中的“宫殿”可能泛指古代帝王的住所。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了如果历史中的君王能够像梅花那样高洁、不被欲望束缚,那么他们的生活或许就不会走向沉沦。
4. **可知仙去是明皇**:这里的“明皇”指的是唐代的唐明皇李隆基,即唐玄宗。诗人通过将唐明皇与梅花相联系,暗示即便贵为帝王,如果其行为和品质如梅花一般高洁,或许能够避免历史中的许多错误和悲剧。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对唐明皇如果能如梅花般保持清白,或许历史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及其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理想境界的追求。
《梅花》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这首《梅花》诗,以梅花为题材,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营造了一幅既悠远又富有寓意的画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自然物象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1. 开篇描绘的自然景象
“风摇岩桂露闻香, 白鹿惊时出绕墙”,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秋风中桂树摇曳、露水香甜,以及白鹿在惊动下从墙边跑出的场景。通过“摇”、“露闻香”、“惊”、“出绕墙”等词语,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动态的画面,暗示了梅花即将绽放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预示了梅花的优雅和生命力。
### 2. 联系历史人物的转折
“不向骊山锁宫殿, 可知仙去是明皇”,这两句诗巧妙地联结了自然与历史,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相结合。通过“骊山”这一历史背景,暗示了与“梅花”有关联的历史故事,即与“明皇”(唐明皇李隆基)的传说相关联。诗句中的“不向骊山锁宫殿”可能暗指明皇将原本供奉的宫室改为了梅花的观赏地,而“可知仙去是明皇”则暗示了明皇与梅花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超越现实的神秘联系,即明皇通过与梅花的联系,达到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自然物象之间深邃而复杂关系的思考。
### 3. 情感与寓意的深入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深思。梅花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也成为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超凡之间的连接点。诗人通过这幅画面,引导读者思考自然与人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在这样的联系中,个人与宇宙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和谐与超越。
综上所述,罗邺的《梅花》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蕴含了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超凡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