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dì dōng guī
落第东归
rén jiān mò mán xī huā luò huā luò míng nián yī jiù kāi |
人间莫谩惜花落 花落明年依旧开 |
què zuì kān bēi shì liú shuǐ biàn tóng rén shì qù wú huí |
却最堪悲是流水 便同人事去无回 |
lóng yuè qiú pán xuán zuò tán rào hóng jiàn lǜ xià dōng nán |
龙跃虬蟠旋作潭 绕红溅绿下东南 |
chūn fēng sàn rù hóu jiā qù shù chǐ huā qián jiǔ bàn hān |
春风散入侯家去 漱齿花前酒半酣 |
《落第东归》古诗词释义:
《落第东归》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罗邺创作,以花落、流水、龙跃虬蟠以及春风作为意象,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让我们分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人间莫谩惜花落, 花落明年依旧开**:
这句诗开头就以花落与再次盛开的现象,引导人们思考生命和自然的循环不息。它暗示了人生中的失落或失败,尽管短暂,但总有再次开始、重获新生的时刻。这是一种对生命韧性和循环性的赞美,鼓励人们不要对暂时的挫折过于悲观。
2. **却最堪悲是流水, 便同人事去无回**:
诗人在前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但在第三句将话题转向了更深层的人世感慨——流水。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法回头,与人事变迁的无常形成对比。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机会不可逆的无奈和哀愁,强调了人们在时间面前的渺小和有限性。
3. **龙跃虬蟠旋作潭, 绕红溅绿下东南**: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龙跃虬蟠比喻了生命力的生动和勃发,暗示即便是在生命的低谷,生命力依然顽强。龙最终化为潭水,象征着从高到低、从盛至衰的变化。绕红溅绿则是对水流动态的生动描述,展现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不同阶段。
4. **春风散入侯家去, 漱齿花前酒半酣**:
最后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人间生活联结,春风代表着新生和希望,它不仅吹过自然界的花树,也吹进了侯家(贵族或富有人家),这暗示着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与美好。漱齿花前,意味着品酒赏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要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乐观和享受。酒半酣则象征着一种适度的欢愉与放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
综上所述,《落第东归》通过对花落、流水、龙跃、春风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与人生、社会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快乐的生活态度。
《落第东归》古诗词赏析:
罗邺的《落第东归》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生的哲理的探讨,寓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自然哲思。
首句“人间莫谩惜花落, 花落明年依旧开”表达出对自然现象的乐观态度,暗示了生命虽短暂,但总有其循环不息的力量。这与“花开彼岸,年年复始”的理念相似,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自然永恒的深刻认识。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则是从自然的流动中引申出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逆转性。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哲学思想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人生的有限性,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这里的“龙跃虬蟠”形象地描绘了水龙在水面跳跃、蟠绕的场景,水潭则呈现出一片红绿交织的美丽。这种景象既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一句“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则以春风的吹拂与侯家的宴饮为背景,表达了一种生活中的悠闲与快乐。春风带来了生机与喜悦,而花前的酒宴则是享受与欢聚的时刻。这一句用生活中的小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生活、过去的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综上所述,罗邺的《落第东归》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生命的循环,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生活乐趣的思考与追求。这首诗在展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思,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