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 shàng gǎn bié
灞上感别
mái gǔ qiān nián jìn lù chén lù bàng bēi hào jìn jiāng jūn |
埋骨千年近路尘 路傍碑号晋将军 |
dāng shí ruò shǐ wú gōng yè zǎo gè gēng sāng dào cǐ fén |
当时若使无功业 早个耕桑到此坟 |
《灞上感别》古诗词释义:
《灞上感别》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这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功业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我将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每一句话。
1."埋骨千年近路尘, 路傍碑号晋将军,"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已经埋葬了千年的墓地,位于道路旁,上面立着一块碑,写着“晋将军”。这句话通过描述一个遥远的坟墓和与之相关的碑文,暗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功勋。
2."当时若使无功业, 早个耕桑到此坟." - 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它假设如果这位将军在世时没有建功立业,那么他可能就不会有名垂千古的墓碑和纪念。这里的“早个耕桑”指的是,如果他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过普通的生活,那么他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人们铭记。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功业对于个人声誉和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命运的安排,表达了诗人对功业和人生价值的深思,同时也对历史人物及其影响进行了回顾与思考。
《灞上感别》古诗词赏析:
《灞上感别》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感怀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历史遗迹“晋将军”的墓碑为引子,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功业与归隐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起句“埋骨千年近路尘”:
这句话描绘了墓碑所在的环境,一个长期被遗忘的墓地,其主人的灵魂已经静静地沉睡了千年,与其周围的尘土融为一体。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强烈感受,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短暂、历史永恒的思考。
### 中句“路傍碑号晋将军”:
诗人提到的“晋将军”,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晋朝的将领,墓碑上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这个细节不仅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不可逆转。碑文上的名字“晋将军”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提醒人们历史上的英雄和传奇都已过去,留下的只是痕迹。
### 尾句“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
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假设性的问题,表达了对功业与生活的深思。如果这位将军没有建立功业,或许他早已经像普通人一样,过着耕田种地、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句诗将功业与平凡生活进行对比,强调了功业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对立,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在追求功业的同时,是否也忽视了生命中更为本质和平凡的价值?
### 总体赏析:
《灞上感别》通过一个历史遗迹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历史、功业与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美。罗邺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情感表达能力,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是唐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