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iān jiāng

边将

作者:罗邺 
cuì yè cái fèn xì xì zhī     qīng yīn yóu wèi shàng jiē chí
翠叶才分细细枝   清阴犹未上阶墀
huì lán suī xǔ xiāng yī rì     táo lǐ hái yīng xiào hòu shí
蕙兰虽许相依日   桃李还应笑后时
bào jié bù wèi shuāng xiàn gǎi     chéng lín zhōng yǔ fèng huáng qī
抱节不为霜霰改   成林终与凤凰期
wèi bīn ruò gèng zhēng xián xiāng     hǎo zuò yú gān xì diào sī
渭滨若更征贤相   好作渔竿系钓丝

《边将》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表达边关将领忠诚、坚韧和期望为国效力的诗。全诗描绘了边关将领如翠叶细枝般坚韧、如绿阴般为国遮荫、如抱节的松柏般不为环境改变,期望如同成林的树木与凤凰为伍。最后,表达了对贤相的期待,希望能得到重用,继续为国贡献。具体解释如下:

1. **翠叶才分细细枝**: 翠绿的叶子刚刚开始从细细的枝条上生长,这里用“翠叶”和“细细枝”来象征边关将领的年轻、崭露头角,以及他们作为新生力量在国家中开始展现的潜力。

2. **清阴犹未上阶墀**: “清阴”意指树叶形成的清凉的阴影,但这些阴影尚未能覆盖到台阶。“阶墀”在古代指宫殿或高大建筑的台阶,这里象征国家的权力中枢。整体表达边关将领的荫蔽、庇护作用还未到达最核心的位置,但他们正在努力。

3. **蕙兰虽许相依日, 桃李还应笑后时**: 这句通过对比蕙兰、桃李等四季皆有特色的植物,表达边关将领既能在和平时期与国家共享繁荣(像与蕙兰相依的阳光),也期待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像春末夏初时桃李花开),他们能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4. **抱节不为霜霰改, 成林终与凤凰期**: “抱节”指保持节操,即使在严寒的霜霰中(比喻困难环境),边关将领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心和信念。“成林”则象征他们最终能成长壮大,与“凤凰”并肩,这里“凤凰”常被喻为帝王、贤明的君主或者国家的象征,意味着边关将领期望得到重用,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5. **渭滨若更征贤相, 好作渔竿系钓丝**: “渭滨”出自典故“渭滨垂钓”,原指姜子牙在渭水之滨钓鱼等伯乐相中,后比喻贤人隐居等待被发掘。这里表达如果国家有识之士(贤相)愿意主动发掘和重用他们,边关将领愿意像姜子牙一样,放下手中的“渔竿”(放下隐居的状态),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为国家服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将领的视角,描绘了他们从崭露头角到期盼得到重用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忠诚、坚韧和期待为国家贡献的深情。

《边将》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边将》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以边疆将领为题材,通过描绘边将的品质与理想,展现了其坚毅不屈、忠诚报国的英雄形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两联的对比描绘**:“翠叶才分细细枝, 清阴犹未上阶墀”描绘了边将初露头角、尚未显赫的形象。这里的“翠叶”、“细细枝”象征着边将年轻、充满活力的状态;“清阴”比喻其廉洁、低调的品质,尚未在官场显露出影响力。“蕙兰虽许相依日, 桃李还应笑后时”则通过对比蕙兰(高雅、纯洁的象征)和桃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象征),表现边将虽面临种种挑战,但依然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

2. **中两联的自我表白**:“抱节不为霜霰改, 成林终与凤凰期”这两句诗表达了边将坚持原则、不畏艰难的决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霜霰比喻艰难困苦),边将都不改变自己的节操。他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能像高飞的凤凰一样,与国家共繁荣。这体现了边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3. **结尾两联的升华**:“渭滨若更征贤相, 好作渔竿系钓丝”引用了姜子牙渭水边垂钓的典故。在唐代,姜子牙是贤相的象征,被比喻为有能力治理国家的贤能之士。这句诗表达了边将不仅期望自己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渴望着像姜子牙一样,即使在隐居之时,也能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塑造了一个忠诚、坚韧、有远见的边将形象,表达了边将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自己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