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ā nán lǚ pō

巴南旅泊

作者:罗邺 
mǎ shàng chéng qiū yù jiàn xūn     fēi hú yè dòu chū shī pín
马上乘秋欲建勋   飞狐夜斗出师频
ruò wú zǐ sāi yān chén shì     shuí shí qīng lóu gē wǔ rén
若无紫塞烟尘事   谁识青楼歌舞人
zhàn gǔ shā zhōng jīn zú zài     hè yán huā pàn yù pán xīn
战骨沙中金镞在   贺筵花畔玉盘新
yóu lái biān zú jiē rú cǐ     zhǐ shì jūn mén hé shā shēn
由来边卒皆如此   只是君门合杀身

《巴南旅泊》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巴南旅泊》由罗邺创作,描述了一个旅泊在巴南边疆的战士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战争与和平、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第一句:马上乘秋欲建勋**
意思是在秋天的马背上,战士们渴望通过战斗建立功勋,表现出对战争的渴望与对荣誉的追求。

**第二句:飞狐夜斗出师频**
意为夜晚,战士们在边境线上与敌人激烈交战,频繁派遣军队出击。这里使用“飞狐”来指代边境的险要地形,暗示战事的紧张与频繁。

**第三句: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边境没有战争与烽烟,那么人们或许就不会知道在繁华的城市里,歌舞升平背后,还存在着辛苦劳作、甚至牺牲生命的普通人。这里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
意为战场上遗留的士兵遗骨与沙地中的箭头,与和平时期宴会桌上精美的玉盘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描绘,也暗指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巨大反差。

**第五句: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
这句话表达了战士们虽然在前线艰苦战斗,但他们的牺牲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繁荣。他们希望朝廷(君门)能够认识到他们的付出,并给予适当的回报和荣誉。

**第六句:只是君门合杀身**
重申了战士们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颂扬,也流露出对国家统治者的一种期待和忠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士的日常与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对和平的渴望、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思,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歌颂。

《巴南旅泊》古诗词赏析:

《巴南旅泊》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边关与都市生活对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边关士兵生活状态的同情与感慨。

首联“马上乘秋欲建勋, 飞狐夜斗出师频”描绘了边关士兵在秋风中备战、日夜操练的紧张与迫切。这两句突出了士兵们为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暗含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

颔联“若无紫塞烟尘事, 谁识青楼歌舞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一句描述的是边境的战事不断,后一句则是都市的繁华生活。通过“若无”与“谁识”这样的转折词,诗人表达了一种假设性的情感:若没有战争的威胁,人们也许会更多地关注和享受和平年代的日常生活。这里的“青楼歌舞人”既是对都市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和平年代人们生活状态的寄托。

颈联“战骨沙中金镞在, 贺筵花畔玉盘新”进一步深化了对比。前句“战骨沙中金镞在”描绘了战争留下的悲惨景象——战死士兵的遗骨在沙场上,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常。后句“贺筵花畔玉盘新”则描绘了在战事间隙,人们仍在欢庆与享受,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与和平之间短暂的间隙中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由来边卒皆如此, 只是君门合杀身”表达了一种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与思考。这一句指出,边关士兵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生命。作者通过这一联,强调了士兵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权者应该认识到士兵们生命价值的呼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边关与都市生活等不同场景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士兵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中蕴含的对和平的向往与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