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āng hóu dì

伤侯第

作者:罗邺 
qiū tíng chàng wàng bié jūn chū     zhé liǔ fēn jīn shí zài yú
秋庭怅望别君初   折柳分襟十载馀
xiāng jiàn huò yīn zhōng yè mèng     jì lái duō shì gé nián shū
相见或因中夜梦   寄来多是隔年书
xié zūn zuò wài huā kōng lǎo     chuí diào jiāng tóu liǔ jiàn shū
携樽座外花空老   垂钓江头柳渐疏
cái dé shī píng qiān lǐ yàn     yín lái níng bù yì wú lú
裁得诗凭千里雁   吟来宁不忆吾庐

《伤侯第》古诗词释义:

罗邺的《伤侯第》是一首表达对友人侯第深深怀念的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现状的感叹,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友谊和对失去之感的哀伤。

### 第一句:“秋庭怅望别君初, 折柳分襟十载馀”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庭院中怅然若失地回想与友人初次分别的场景。"怅望"表明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留恋,"折柳分襟"则是古人分别时的一种仪式,借柳枝表达离别之情。"十载馀"则说明了他们分开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更加思念。

### 第二句:“相见或因中夜梦, 寄来多是隔年书”

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疏离与想念。"中夜梦"说明他们虽然长时间未能相见,但彼此的记忆和情感依然在梦中得以连结。"寄来多是隔年书"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通信稀少,信件间隔时间长,表明了通讯的不便,也反映了友谊在时间的消逝中逐渐淡漠的现状。

### 第三句:“携樽座外花空老, 垂钓江头柳渐疏”

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友谊的衰落。"携樽座外花空老"形象地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日相聚的场所花已凋谢,暗示了相聚时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去。"垂钓江头柳渐疏"则进一步通过江边垂柳的稀疏,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逐渐淡薄,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第四句:“裁得诗凭千里雁, 吟来宁不忆吾庐”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如何用诗歌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千里雁"在此比喻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即通信的工具。通过"裁得诗"表达诗人想要借由诗歌来与友人沟通、表达思念之情。"吟来宁不忆吾庐"则表达了即使在写作时,诗人也难以忘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在用文字表达思念的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变化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的深深怀念与哀伤。

《伤侯第》古诗词赏析:

《伤侯第》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邺在怀念友人侯第的悲伤之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友人离别的无尽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秋庭怅望别君初, 折柳分襟十载馀”**,诗人以“秋庭”为背景,表示在秋季的庭院中,对着友人离别时的场景怅然若失地回忆起那初别的一幕。这里用了“折柳分襟”的典故,表达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十载之后的分别,时间的跨度进一步加深了这份离别的哀愁。

2. **颔联“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诗人在梦中与友人相见,虽然现实中无法重逢,但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这些书信往往相隔已久,流露出与友人联系的稀疏和对重逢的渴望。梦中的相见与实际的通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思念的分量。

3. **颈联“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渐行渐远。在友人离别后的岁月里,岁月在物是人非中悄无声息地流逝,花开花落,柳条渐疏,场景中的“樽”和“垂钓”都显得孤寂与落寞,凸显了离别后的情感空虚。

4. **尾联“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诗人通过“千里雁”(千里传递的信件)和“吾庐”(自己的居所)的描写,表达了虽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但心中依旧难抑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在诗人的吟诵中,对友人的思念与回忆如江水般绵延不绝。

综上所述,罗邺的《伤侯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刻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

罗邺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