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ǒu rén guī yí mén
送友人归夷门
jiāng biān jiù yè bàn diāo cán měi zhěn guī xīn jí wàn duān |
江边旧业半雕残 每轸归心即万端 |
kuáng zhé yě méi shān diàn nuǎn zuì chuī cūn dí jiǔ lóu hán |
狂折野梅山店暖 醉吹村笛酒楼寒 |
zhǐ yán shèng dài móu shēn yì zhēng nài pín rú dé lù nán |
只言圣代谋身易 争奈贫儒得路难 |
tóng bìng tóng yōu gèng hé shì wèi jūn tí bǐ huà yú gān |
同病同忧更何事 为君提笔画渔竿 |
《送友人归夷门》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罗隐所作,是为朋友归夷门而送行时所作。以下是对每一句话的逐段解释:
1. **江边旧业半雕残, 每轸归心即万端。** 这句描绘了朋友在离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情感。旧业指朋友在江边的产业或生活,可能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每轸归心即万端",每当想到归心,心头就涌现出千头万绪,可能是对过去的不舍,对未来的忧虑,或是对与故地重逢的期待。
2. **狂折野梅山店暖, 醉吹村笛酒楼寒。** 这两句是通过场景的对比,反映了朋友的内心状态。"狂折野梅"和"醉吹村笛"分别通过行为的描述,展示了朋友面对离别时的两种情绪状态:一种是外在表现的狂野,一种是内在情感的醉酒。"山店暖"和"酒楼寒"则通过环境的冷暖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复杂情感。山店暖可能代表了朋友在回忆中的温暖与舒适,而酒楼寒则可能象征着现实中的冷酷和离别之痛。
3. **只言圣代谋身易, 争奈贫儒得路难。**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在时代背景下谋生难易的感慨。"只言圣代谋身易"可能是对朋友试图在理想化的时代寻求出路的期望,而"争奈贫儒得路难"则反映了现实的残酷,指出即使在圣明的时代,对像朋友这样的贫寒学者来说,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依然是极其困难的。
4. **同病同忧更何事, 为君提笔画渔竿。**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共同期盼。"同病同忧"表示他们有着共同的困境和忧愁,这种共鸣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君提笔画渔竿"则可能是作者为了安慰朋友,或者象征着他希望朋友能在心灵上找到一片宁静之地,比如退隐,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画渔竿的动作在这里可能寓意着寻找生活的另一面,或是通过艺术(在古代,诗和画被视为精神寄托的手段)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对比,展现了朋友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朋友在艰难时代中寻求出路的深切同情和对友情的珍惜。
《送友人归夷门》古诗词赏析:
罗隐的《送友人归夷门》这首诗,富含深情且意味深长。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描绘出送别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以下是逐句解析:
1. **江边旧业半雕残**:此句描绘了友人回乡所见的景象,江边曾有的家园如今已是一片破败不堪,满目疮痍。这不仅象征着友人往昔生活的凋零,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2. **每轸归心即万端**:"轸",意为心弦,此处形容友人归心似箭,内心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万端"比喻纷繁复杂之意,表达了友人心中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关于未来的忧虑和期盼。
3. **狂折野梅山店暖**:此处描述友人在归途中的景象,折下山间野梅,借以驱寒解忧。"狂"字并非狂妄之意,而是抒发了友人内心的狂喜与释然。温暖的山店,象征着友人在旅途中得到的慰藉和暂时的安宁。
4. **醉吹村笛酒楼寒**:友人在酒楼中借酒消愁,吹奏着村笛,虽然寒冷的气氛中,却透出一股温暖与释怀。这一场景体现了友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试图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
5.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诗人借友人的口,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与不满。"圣代"寓意圣明的时代,但"谋身"却非易事,特别是对于贫寒的读书人而言,寻求出路更为艰难。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对才智之士的不公。
6.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困境。"同病同忧"表示他们面对相似的困难与挑战,"为君提笔画渔竿"则暗示了二人在困境中寻求的可能出路——如陶渊明般隐居自适,以自然为伴,寻找心灵的归宿。这既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也是对自身困境的自我解构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之情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