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xiān bèi líng hú bǔ quē
赠先辈令狐补阙
bàn nián chí kǒu hèn píng péng jīn rì sī liáng yǐ mèng zhōng |
半年池口恨萍蓬 今日思量已梦中 |
yóu zi mǎ tí nán zhòng dào gù rén zūn jiǔ yǔ shuí tóng |
游子马蹄难重到 故人尊酒与谁同 |
shān héng cuì hòu qiān zhòng lǜ là xiǎng gē shí yī jìn hóng |
山横翠后千重绿 蜡想歌时一烬红 |
cóng cǐ kè chéng jūn bú jiàn mài qiū méi yǔ biàn jiāng dōng |
从此客程君不见 麦秋梅雨遍江东 |
《赠先辈令狐补阙》古诗词释义:
《赠先辈令狐补阙》是唐代文学家罗隐所作的一首赠别诗。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诗的含义:
1."半年池口恨萍蓬":此句使用了比喻手法,"池口"是指水边,"恨萍蓬"比喻诗人如浮萍一般漂泊不定。半年的时间,诗人因仕途不顺或个人原因漂泊在外,心中充满遗憾和不平。
2."今日思量已梦中":此句表示诗人回想起过去的日子,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味。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3."游子马蹄难重到":"游子"指行游四方的人,此处特指诗人自己。"马蹄"比喻行路,"难重到"表达的是诗人对重归故地、再遇往日亲友的渴望,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4."故人尊酒与谁同":"故人"指老朋友,"尊酒"指盛满酒的酒具。诗人感慨在离开后,与老朋友共饮美酒的日子已成过去,如今想找一个可以共享美酒、共叙旧情的人,却无从寻找。
5."山横翠后千重绿":此句描绘了一幅山峦叠翠、绿意盎然的景象。"翠"形容山色葱郁,"千重绿"则表达了山色的连绵不绝和绿意的浓郁。
6."蜡想歌时一烬红":"蜡想"可能是指点燃蜡烛,"烬红"指蜡烛燃烧后的红色灰烬。此句可能是比喻诗人的情感如同燃烧的蜡烛,燃烧过后只剩下了红色的灰烬,暗示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激烈的波动。
7."从此客程君不见":此句表达诗人离开后,与对方的关系可能发生了变化,或许彼此相见的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客程"指旅行、远行。
8."麦秋梅雨遍江东":"麦秋"指夏末时节,收麦子的时候;"梅雨"是指夏季南方特有的连绵阴雨天气。"江东"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区域,此句可能意味着诗人将前往江东,开始新的生活或旅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赠先辈令狐补阙》古诗词赏析:
罗隐的《赠先辈令狐补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昔日友谊的回顾与当前情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世无常的感慨。
首联“半年池口恨萍蓬,今日思量已梦中”开篇即道出了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触。诗人自比为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对过去半年与友人相聚时光的怀念。将记忆中的美好比作梦境,既暗示了现实与过去的巨大差异,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伤感。
颔联“游子马蹄难重到,故人尊酒与谁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游子的足迹难以再次踏上,意在强调友情的珍贵与难再。同时,通过对比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孤独,表达了对失去好友的深切哀愁。
颈联“山横翠后千重绿,蜡想歌时一烬红”描绘了一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翠绿的山峦与红烬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隐喻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红色则象征热情与激情的消逝,两者的对比加深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尾联“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遍江东”以景语收尾,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预想。诗人预想到,从现在起,友人的身影将不再出现在自己的旅程中,而江东地区则是麦秋梅雨的季节,暗含着一种别离的凄凉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通过对比、象征、景语等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