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n
云
hǎi táng huā dǐ sān nián kè bú jiàn hǎi táng huā shèng kāi |
海棠花底三年客 不见海棠花盛开 |
què xiàng jiāng nán kàn tú huà shǐ cán xū dào shǔ chéng lái |
却向江南看图画 始惭虚到蜀城来 |
《云》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云》是唐代诗人崔涂所作,全诗四句,具体解释如下:
1."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见海棠花盛开":诗人以自己三年的漂泊生活为起始,指明自己身为一个在海棠花树下居住的过客,然而却没有亲眼见到海棠花的盛放,这里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错过,也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却向江南看图画,始惭虚到蜀城来":接着,诗人转向江南,用“看图画”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欣赏,同时,通过“始惭虚到蜀城来”表达出对先前在蜀地三年却没有亲见海棠花开的惭愧与自责,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反思与觉醒。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过去未能把握良机的遗憾与自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即即使错过了某些美好,也应欣赏现在拥有的事物,以及向往与追求未来更美好的事物。
《云》古诗词赏析:
崔涂的这首诗《云》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他乡与故地的深沉感慨。标题为“云”,但诗的内容并非直接描写云,而是通过云的形象来寄托情感,表现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先,诗的开头“海棠花底三年客”,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海棠花盛开的环境中生活了三年,暗示了一段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接下来的“不见海棠花盛开,却向江南看图画”一句转折,强调了现实与回忆之间的落差。诗人并未亲见海棠花盛开的景象,而是通过“看图画”的方式来弥补这份遗憾,反映出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差距。
“始惭虚到蜀城来”则是对这一情感体验的总结。诗人感叹自己过去来到蜀城,却没有亲历海棠花开的盛景,感到一种遗憾和惭愧。这种情感是对美好时光失去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也有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审视,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通过“云”这一象征性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变幻无常、难以捉摸的生活本质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身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与现实间差距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