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声
dēng gāo yíng sòng yuǎn chūn hèn bìng yī yī |
登高迎送远 春恨并依依 |
bù dé cāng zhōu xìn kōng kàn bái hè guī |
不得沧洲信 空看白鹤归 |
《声》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题目是《声》,但实际上通篇未提“声”,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意境。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登高迎送远" - 登上高处迎接远方的来客,也送别远行的人。这句描绘了一种在高处与远方有关联的生活情境,既有迎接也有送别,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和旅途的深切关注。
2."春恨并依依" - 春天的伤感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依依不舍。春天常与离别、思念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春恨”是指因季节变化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离愁别绪。
3."不得沧洲信" - 沧洲是古代指的隐居之地,此处隐含着对一个理想中的宁静、远离尘嚣的避世生活的向往。但诗人未能得到这个避世之地的消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不可得的遗憾和无奈。
4."空看白鹤归" - 这里运用了“白鹤归”的典故,白鹤常常被视作象征着高洁、自由和远行的鸟。诗人看着白鹤飞过,却只能空自幻想它能带去自己的思念和信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境遇无法改变的无奈。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描述高处的景色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声》古诗词赏析:
崔涂的《声》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深沉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登高迎送远”,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在高处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这里的“远”不仅指地理上的远方,也暗示着心灵上的远距离。诗人在登高之后,自然地迎来送往,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春恨并依依”,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缠绵。春日里的景色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然而这种美景却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和遗憾。这“春恨”不仅指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流逝之感,也包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相见、不得消息的无奈与悲伤。
第三句“不得沧洲信”,“沧洲”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指远离尘嚣、宁静平和的隐逸之地,象征诗人的理想归宿或内心的渴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从远方传来一封信,带来一丝来自“沧洲”的消息,以慰藉内心的渴望和思念。然而,这封信并未到来,诗人只能空自等待。
最后一句“空看白鹤归”,诗人站在高处,看着天空中的白鹤飞过,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远方的思念,还有对生活中的孤独与无望之感。白鹤的归去象征着自由与解脱,但对诗人来说,这却是一种无法触及的远方理想。整句诗通过白鹤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些渴望的无奈和失落。
综上所述,《声》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春日愁绪、期待信件和白鹤飞翔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失落。崔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