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u lán
幽兰
wǔ qiān lǐ wài sān nián kè shí èr fēng qián yī wàng qiū |
五千里外三年客 十二峰前一望秋 |
wú xiàn bié hún zhāo bù dé xī yáng xī xià shuǐ dōng liú |
无限别魂招不得 夕阳西下水东流 |
《幽兰》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幽兰》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崔涂,诗中充满了对远离故乡、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幽兰这种植物的赞美。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五千里外三年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远离故乡已经长达三年,身处五千里之外的异地。这里的“五千里”和“三年”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强调离家之远和时间之长,给读者以强烈的时空距离感。
2. **十二峰前一望秋**:在五千里之外的地方,诗人站在“十二峰”前,眼前的景象已经是秋天。这里的“十二峰”可能指的是具体的一个地理位置特征,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所处的遥远之地。秋天的景象通常与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相联系,这里通过秋天的景色,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3. **无限别魂招不得**:在这样一个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时刻,诗人试图召唤心中的“别魂”(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故乡、亲人或美好时光的思念),却无法做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异乡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又无法将思念具象化,无法直接召唤回来,给人以深沉的思乡之情。
4. **夕阳西下水东流**:最后,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水流东去的景象。夕阳象征着一天即将结束,时间的流逝;而水东流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喻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远离家乡、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加了诗的意境,使得情感更加深远和丰富。
《幽兰》古诗词赏析:
崔涂的这首《幽兰》以兰花为载体,通过对兰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长期远离故乡、流离在外的深沉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五千里外三年客”**:通过“五千里”和“三年”的具体数字,强调了诗人远离家乡之远和在外时间之长。这不仅突出了客居生活的不易,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十二峰前一望秋”**:这里的“十二峰”可能指代家乡附近的山脉,或是诗人对家乡特定景物的回忆。在秋天的景色中“一望”,既描绘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无限别魂招不得”**: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故友的深深思念,以及思念之情无法表达、无法实现的无奈。这里的“别魂”可能是指灵魂中对过去、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厚和无法抑制。
**“夕阳西下水东流”**:最后一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水东流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永恒运动,反映了时间不可逆的特性。这两者结合,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幽兰》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流离在外的旅人对故乡、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崔涂以兰花为题,虽然兰花在诗中并未直接出现,但诗中流淌的情感如同兰花一样,幽幽地散发着深邃和高洁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