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shān dào zhōng chú yè shū huái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gǔ diàn chūn cán lǜ yě yīn shàng huáng céng cǐ zhù ní jīn |
古殿春残绿野阴 上皇曾此驻泥金 |
sān chéng zhàng shǔ shēng píng mèng yī qū líng guān chàng wàng xīn |
三城帐属升平梦 一曲铃关怅望心 |
yuàn lù àn mí xiāng niǎn jué liáo yuán qiū duàn cǎo yān shēn |
苑路暗迷香辇绝 缭垣秋断草烟深 |
qián cháo jiù wù dōng liú zài yóu wèi nián nián xià cuì cén |
前朝旧物东流在 犹为年年下翠岑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古诗词释义:
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是一首反映历史沧桑与个人思绪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古殿春残绿野阴,上皇曾此驻泥金**:
这句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过去,绿色的田野被阴云笼罩的景象。"古殿"和"上皇"(古代皇帝的尊称)的组合,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过往的帝王生活。"驻泥金"可能指的是皇帝御驾亲临,或者皇宫中的特定装饰(如泥金装饰),象征权力与辉煌的过往。
2. **三城帐属升平梦,一曲铃关怅望心**:
"三城帐"可能是指三个地区的军帐,"升平梦"寓意国家的繁荣安定。"一曲铃关"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音乐或诗歌,"怅望心"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忧郁之情。
3. **苑路暗迷香辇绝,缭垣秋断草烟深**:
"苑路"可能指皇家花园的道路,"暗迷"和"香辇绝"共同描绘了一片荒凉、失去往日繁华的景象。"缭垣"是围绕在花园周围的墙壁,"秋断草烟深"则通过秋天的荒草和浓密的烟雾,进一步强调了衰败与荒寂的氛围。
4. **前朝旧物东流在,犹为年年下翠岑**:
"前朝旧物"指的是过去朝代留下的遗迹或物品,"东流在"强调这些旧物随时间流逝,依然存在,可能被传承或者保存。"年年下翠岑"可能暗示这些旧物的保存地,或者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顾和怀念,每一次回想,都如同回到那片翠绿的山岭,寓意着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过去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遗迹和景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古诗词赏析:
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这首诗,深邃而富有情感,通过描述巴山道中的景色以及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
诗题“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揭示了诗的主题——诗人站在巴山的旅途中,面对除夜(除夕夜),写下心中的感慨。这个标题简洁而富有意境,预示着诗中将交织着历史与自然、过去与现在、怀旧与思虑的主题。
### 内容解析
- **古殿春残绿野阴, 上皇曾此驻泥金**:首联描绘了巴山道中的一幅历史画卷。春天逐渐消逝,绿色的田野笼罩着淡淡的阴云。上皇(可能指唐玄宗)曾在这里驻足,留下了泥金(金粉制成的彩漆)的痕迹。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点染,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 **三城帐属升平梦, 一曲铃关怅望心**: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城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行营或边境要塞,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升平梦象征着过去的安宁与繁荣,而一曲铃关则可能指一种特定的音乐或仪式,暗示着情感的抒发与哀愁的寄托。整体上,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忧虑。
- **苑路暗迷香辇绝, 缭垣秋断草烟深**:这一联使用了“苑路”、“香辇”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遗迹与自然的沉寂。苑路暗迷象征着道路的遗忘与历史的模糊,香辇绝意味着过去的荣耀与繁华已经消逝。缭垣秋断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草烟深则描绘了一片荒凉与静寂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历史感与现实的落差。
- **前朝旧物东流在, 犹为年年下翠岑**:尾联总结全诗的主题。前朝旧物仍然存在,但时光荏苒,如同东流之水,无法逆转。诗人感叹这些历史的痕迹年复一年地在翠岑(可能指山峰)上流露,既是对历史永恒的赞颂,也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总结
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情感丰富,意蕴深远,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包含了对现实境遇的深思,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