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作者:韩偓 
shān tóu shuǐ cóng yún wài luò     shuǐ miàn huā zì shān zhōng lái
山头水从云外落   水面花自山中来
yī xī hóng diǎn wǒ dú xī     jǐ shù mì fáng shuí jiàn kāi
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
yīng yǒu yāo hún suí mù yǔ     qǐ wú xiāng jì zài cāng tái
应有妖魂随暮雨   岂无香迹在苍苔
níng móu bù jué xié yáng jǐn     wàng zhú qiáo rén niè shí huí
凝眸不觉斜阳尽   忘逐樵人蹑石回

《雨》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雨》由韩偓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山中景色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情抒发。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山头水从云外落, 水面花自山中来,**
描述了雨后山中景象。山头的雨水仿佛从云层中倾泻而下,水面上漂浮的花朵似乎是从山中随风飘来。这里将水和花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巧妙的对调,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流动与和谐。

2. **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
指出在雨后的溪水中,可以看到一些红色的点,作者对此感到独特的情感触动。同时,诗人也提出几棵树上蜜蜂的活动,但没有被他人察觉。这里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也暗含了一种孤独的体验,即美景虽好,但与人共享的愿望未能实现。

3. **应有妖魂随暮雨, 岂无香迹在苍苔,**
诗人想象着在傍晚的细雨中,似乎有神秘的灵魂随着雨滴飘洒。同时,也暗示了在湿漉漉的苔藓上,可能遗留了某种香气的痕迹,虽难以捕捉,但又似乎能感受到。这种表达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浪漫的色彩,将自然界的魅力提升至超自然的境界。

4. **凝眸不觉斜阳尽, 忘逐樵人蹑石回,**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直到夕阳西下,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跟随砍柴的人(樵人)沿着石头小路回家。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全身心投入,以及对时间的忘却,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瞬间美好体验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雨后山中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向往和对生活瞬间体验的深刻感悟。

《雨》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这首诗《雨》展现了一幅生动且充满意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沉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形象描绘**:诗的前两句“山头水从云外落, 水面花自山中来”用动态和静态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幅雨景图。山上的雨水从云层中落下,仿佛是从天际而来;水面漂浮的花瓣,则像是从山中自然飘散。这种景象展现了雨后山水间的和谐与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2. **色彩与情感**:接着的“一溪红点我独惜, 几树蜜房谁见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水过后,溪水中出现的红点(可能是水面上漂浮的红花或是倒影),以及远处几棵树上花儿的开放。诗人对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仅是对美的捕捉,更包含了一种独自欣赏与珍惜的情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瞬间的敏感。

3. **想象与象征**:诗中“应有妖魂随暮雨, 岂无香迹在苍苔”两句运用了象征与想象的手法。似乎在说,雨中飘荡的不只是水汽,还可能有某种神秘的存在或情感的传递。而“香迹在苍苔”可能象征着过往美好时光的痕迹,虽已不在,但依旧能在自然中找到其痕迹。

4. **心境与体验**:最后两句“凝眸不觉斜阳尽, 忘逐樵人蹑石回”表达了诗人被美景吸引,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世俗的事务。这种体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痴迷,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总之,韩偓的《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幅雨后山景的诗意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韩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