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āng xíng

江行

作者:韩偓 
yōu dú qǐ qīn chén     shān yīng tí gèng zǎo
幽独起侵晨   山莺啼更早
mén xiàng yǎn xiāo tiáo     luò huā mǎn fāng cǎo
门巷掩萧条   落花满芳草
yān hé hún gòng yuǎn     chūn yǔ rén tóng lǎo
烟和魂共远   春与人同老
mò mò yòu yī yī     qī rán cǐ huái bào
默默又依依   凄然此怀抱

《江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江行》描绘了一个晨行江边、内心感慨的场景。我们分段解释其意思:

1. **幽独起侵晨, 山莺啼更早** - 诗人独自在清晨起身,天还未完全亮,山上的黄莺就已开始啼鸣,比人更早醒来。这里通过鸟鸣的清脆与人的孤独形成对比,强调了清晨的宁静与诗人的孤独感。

2. **门巷掩萧条, 落花满芳草** - 诗人行经的巷道显得萧条,门扉紧闭,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路上落满了花瓣,覆盖在嫩绿的草地上,这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暗示了时节的变化和繁华的消逝。

3. **烟和魂共远, 春与人同老** - 这句诗描绘了烟雾与人的魂魄一同飘散在远方的景象,强调了孤独和缥缈的感觉。春日的流逝如同人的衰老,两者都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消失,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感慨。

4. **默默又依依, 凄然此怀抱** -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在寂静中(默默)依恋(依依)着什么,可能是一段记忆,或者是一种情感。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凄然),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境遇和过往情感的复杂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江边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与时间面前的无力与依恋。

《江行》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这首《江行》以清晨的江边行舟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充满孤独与哀愁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幽独起侵晨”开门见山,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状态,清晨的寂静与孤独感相映成趣。接下来,“山莺啼更早”一句,以山间的莺啼反衬出清晨的静谧和孤独。莺啼声的早起,似乎也在呼唤着黎明的到来,但这份孤独并未因外界的热闹而减少。

“门巷掩萧条,落花满芳草”描绘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闭门的巷道和满地的落花,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这里,落花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凋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流转。满地的落花与茂盛的芳草形成对比,更增加了画面的荒凉感。

“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融合,烟雾和人的魂魄似乎都随着远方的景色而延伸,春光与人的岁月一同老去。这里的“春与人同老”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春光是短暂而美好的,与人的生命相比,它更加易逝,这也加深了对生命短暂的悲叹。

“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默默,是对孤独的自我认同;依依,是对生命的眷恋。这两词构成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怀念的复杂情感。凄然此怀抱,是对当前心境的直接抒发,也是对整个生命历程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清晨的细腻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外在环境的凄凉,也深入挖掘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韩偓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揭示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深深感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韩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