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 hòu chūn rì tú jīng yě táng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shèng dé yǐ tú xíng hú wèi hū gòu bīng |
盛德已图形 胡为忽构兵 |
liáo yuán suī zì jí zhū luàn bù wú míng |
燎原虽自及 诛乱不无名 |
zhì shǔ xū fáng wù lián jī mò dàn jīng |
掷鼠须防误 连鸡莫惮惊 |
běn qī jiāng xì lǔ mò cè dàn yīng chéng |
本期将系虏 末策但婴城 |
zhǒu yè rén qíng biàn cháo tíng wù lùn shēng |
肘腋人情变 朝廷物论生 |
guǒ wén huāng gǔ yì xuán dǔ gǎo jiē pēng |
果闻荒谷缢 旋睹藁街烹 |
dì nù jīn fāng xī shí wēi xǐ zàn qīng |
帝怒今方息 时危喜暂清 |
shǐ zhōng jù yǐ cǐ tiān yì shèn fēn míng |
始终俱以此 天意甚分明 |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古诗词释义:
韩偓的这首诗《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描绘了对乱世的反思,以及对乱世之后的恢复与安定的渴望。我们可以逐句解释其意义:
1.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原本国家的美德和光辉都已规划好,为何突然间兴起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突然爆发的不解和无奈。
2. **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大火虽然最终烧到自己,但为了平定乱局,牺牲是必要的。暗示了战争虽然带来破坏,但也有其正当性。
3. **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在处理问题时要小心谨慎,避免误伤无辜;即便惊扰到一些人,也必须坚定立场。表达了处理乱世问题时的谨慎与坚持。
4. **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原计划是通过某种策略擒获敌人,但最终无奈只能坚守城池。反映出作者对于和平解决方案的期待,以及在战争中难以实现和平的无奈。
5. **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身边人的态度和朝廷的言论都发生了变化。表明乱世对人们思想和立场的冲击,以及官民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
6. **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听到有人在荒谷中自缢,紧接着看到在藁街上有人被烹杀。描绘了乱世中的残酷景象,以及平民百姓在乱世中的悲惨遭遇。
7. **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帝王的愤怒终于平息下来,乱世中的危机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表达了对于和平来临的喜悦和对稳定局面的期待。
8. **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从始至终的事件都明确地显示了天意。暗示了作者认为历史和命运都有其注定的轨迹,表达了对命运的敬畏和对秩序回归的希望。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乱世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历史规律和命运的深思。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古诗词赏析: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韩偓创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局面下人性、政治和战争的深刻反思。韩偓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乱后的景象和历史事件,抒发了对战争残酷的批判,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恢复的渴望。
**首联**“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开篇就揭示了和平景象被战争打破的现实。诗人用“盛德”来比喻和平繁荣的状态,而“构兵”则鲜明地指出了战争的突然爆发,表达了对这种打破和平的不理解。
**颔联**“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进一步阐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正义性问题。诗人认为尽管战争会带来灾难(“燎原”比喻战争的蔓延),但发起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诛伐作乱之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名正言顺的。然而,诗中并未直接否定战争的正当性,而是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颈联**“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形象地表达了在混乱局势下,要小心谨慎行事,避免误伤无辜。同时,也暗示了在战争中无辜人民的惊恐与苦难。
**尾联**“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诗人回顾了乱后的种种苦难,从荒谷缢死的无辜到藁街烹煮的无辜,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诗人感慨朝廷的舆论、百姓的情感在战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终于平息,但留下了深重的创伤。最后,诗人感叹于天意的分明,暗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韩偓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国家稳定的追求,体现了他作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