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yì bo cuī jiāng chǔ shì ( yuán zhōu )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
shì luàn tā xiāng jiàn luò méi yě táng qíng nuǎn dú péi huí |
世乱他乡见落梅 野塘晴暖独裴回 |
chuán chōng shuǐ niǎo fēi hái zhù xiù fú yáng huā qù què lái |
船冲水鸟飞还住 袖拂杨花去却来 |
jì zhòng jiù yóu duō sàng shì zi shān xīn fù jí bēi āi |
季重旧游多丧逝 子山新赋极悲哀 |
yǎn kàn cháo shì chéng líng gǔ shǐ xìn kūn míng shì jié huī |
眼看朝市成陵谷 始信昆明是劫灰 |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作者韩偓通过描绘与描绘易卜崔江处士(袁州)的相遇,以及对易卜崔江处士的赠诗,表达了深刻的历史与人生的感慨。下面对每一句的解释:
1. **世乱他乡见落梅**: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我在异乡看到了梅花飘落。这里“世乱”指时代混乱,而“他乡落梅”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代变迁的隐喻。
2. **野塘晴暖独裴回**:在晴朗温暖的田野水塘边,梅花独自徘徊。通过“独裴回”(徘徊)这一词,暗示了梅花在自然环境中的孤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在乱世中的孤独心情。
3.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船只划破水面,冲起了水鸟,水鸟又飞回来;诗人轻轻拂过杨花,但杨花却再次飘回。这一幅画面既生动又充满哲理,象征了事物的循环往复与不可把握性,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4.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这里借用典故,季重与子山分别代表两位历史人物,通过“旧游多丧逝”(老友相继离世)与“新赋极悲哀”(新作充满哀愁)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朋友离世的哀悼和怀念。
5.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眼看着朝代更迭,繁华的城市变成废墟,诗人最终认识到昆明湖(此处指代繁华之地)的毁灭就如同劫后的灰烬,寓意着繁华与衰败的循环不息,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与易卜崔江处士的相遇,展现了作者对乱世中个人与社会变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更替的沉思与感慨。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这首诗,是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特定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景象**:“世乱他乡见落梅, 野塘晴暖独裴回。”诗人用“落梅”这一意象,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衰落和逝去。梅树在乱世的他乡孤独绽放,但在野塘的晴暖中,又显得那么静谧与独立,展现了梅树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在乱世中孤独而又坚韧的品格。
2. **生活场景与情感交织**:“船冲水鸟飞还住, 袖拂杨花去却来。”这一联描绘了船行水上、水鸟飞翔与歇息的画面,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而“袖拂杨花”这一细节,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追求。杨花的“去却来”更添几分世事无常的意味,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3. **对故人的哀悼与缅怀**:“季重旧游多丧逝, 子山新赋极悲哀。”这里提到了“季重”与“子山”,可能是历史或文学中的某位重要人物。通过“旧游”与“丧逝”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不仅是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哀悼,也是对整个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普遍感叹。
4. **对历史的反思与思考**:“眼看朝市成陵谷, 始信昆明是劫灰。”诗人通过“朝市”与“陵谷”的对比,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力量如何改变了一切。这里不仅是指地理上的变化,更象征着社会的兴衰、政权的更替。昆明作为地名,可能是象征性的,强调的是历史上的某个重要地点,其“劫灰”则寓意着历史的沉寂与毁灭。这句诗深沉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社会、政治变化的复杂思考。
总体而言,韩偓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与情感抒发,深刻表达了对生命、历史、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更迭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深刻的历史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