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òng yóu qǔ jiāng

重游曲江

作者:韩偓 
céng chóu xiāng jié pò yán chí     jīn jiàn yāo hóng wěi dì shí
曾愁香结破颜迟   今见妖红委地时
ruò shì yǒu qíng zhēng bù kū     yè lái fēng yǔ zàng xī shī
若是有情争不哭   夜来风雨葬西施

《重游曲江》古诗词释义:

韩偓的《重游曲江》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时序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曾愁香结破颜迟”,回忆往昔,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因香花未及开放而感到忧虑。这里的“香结”可能暗喻花蕾,暗示美好事物的孕育或期待,而“破颜”则象征着事物的绽放与展现,这里的“迟”既是对时间的流逝感,也是对未能及时欣赏到美好事物的遗憾。

次句“今见妖红委地时”,转为描述当前的景象,即现在所见的花朵已经凋谢,落红满地,呈现了一种衰败的景象。“妖红”形容花朵鲜艳、妖娆的红色,表达了对花朵之美的赞赏,而“委地”则暗示着花朵的凋零与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后两句“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比作“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喻指美人的消逝,同时也以“夜来风雨”象征外界的破坏力量,使得美人在夜晚被风雨所葬。此处的“哭”字,既有对花落的哀伤,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西施之名,既加深了诗句的文学意味,也寓含了对生命脆弱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总的来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落归尘、美好瞬间消逝的惋惜和对自然无常的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今昔之景,表达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重游曲江》古诗词赏析:

《重游曲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在重游曲江(长安曲江池的旧址)时所作,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首句“曾愁香结破颜迟”描绘了昔日的景致,这里的“香结破颜”可能是指花朵在绽放前似乎凝聚了香气和生机,而“愁”字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担忧和感慨。韩偓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忧虑以过去时态表达,暗示着自己在某个特定时期对时间流逝的深切忧虑。

### 中间两句话:“今见妖红委地时,若是有情争不哭。”

这两句由“今见妖红委地时”转换为对眼前的景象描述,用“妖红”形容花朵的艳丽与妖娆,同时“委地”一词描绘了花朵凋零、落地的凄凉场景。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悲哀。后面的“若是有情争不哭”则是情感的进一步深化,用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鸣,仿佛自然万物也有情感,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悲伤。

### 最后两句:“夜来风雨葬西施,若是有情争不哭。”

这句诗以历史人物西施的典故作为引子,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强化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主题。用“夜来风雨葬西施”这一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场风雨过后,仿佛自然界的风雨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来缅怀过去,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哀叹,也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最后的“若是有情争不哭”再次强调了人对时间、对生命的脆弱和无能为力的深刻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界无常的深刻感悟。

### 总体赏析:

韩偓的《重游曲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歌颂,更是对生命意义、时间永恒性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韩偓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入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韩偓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