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yú
守愚
zhǔ àn chén zhōng wǎng jiù xíng suì jiào qiáng guó zuì zhōng qīng |
主暗臣忠枉就刑 遂教强国醉中倾 |
rén wáng jiàn yè kōng chéng zài huā luò xī jiāng chūn shuǐ píng |
人亡建业空城在 花落西江春水平 |
wàn gǔ zhuàng fū yóu bào hèn zhì jīn cí kè jǐn shāng qíng |
万古壮夫犹抱恨 至今词客尽伤情 |
tú láo tiě suǒ zhǎng qiān chǐ bù jué lóu chuán xià jìn bīng |
徒劳铁锁长千尺 不觉楼船下晋兵 |
《守愚》古诗词释义:
韩偓的《守愚》通过一连串的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于历史、政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们逐段解析:
### 第一句:“主暗臣忠枉就刑,遂教强国醉中倾。”
这里以“主暗臣忠”的历史现象为切入点,揭示了君主昏庸、大臣忠诚却未能挽救国家的悲剧。君主的决策或判断失误,导致国家走向衰败,而忠诚的大臣虽竭力挽回,却最终徒劳无功。这不仅是对历史上多次君主不贤导致国家动荡的讽刺,也是对现实政治中忠臣往往受到冤屈的感慨。
### 第二句:“遂教强国醉中倾,花落西江春水平。”
“教强国醉中倾”延续了第一句的寓意,意指强大国家因为内部治理的失误或外部的突发情况而迅速崩溃,如同醉酒之人失去控制。同时,“花落西江春水平”象征着国家繁荣时期的结束,仿佛春日美景的凋零,国力和活力随着国家的衰败而消失殆尽。这一联用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国家兴衰的过程。
### 第三句:“人亡建业空城在,花落西江春水平。”
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的消失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建业(今南京)作为曾经繁华的都城,随着历史人物的逝去,繁华不再,只留下空城。花落西江春水平,则直接描绘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 第四句:“万古壮夫犹抱恨,至今词客尽伤情。”
这一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指出即使在万古的长河中,壮士英魂依旧承载着未了的遗憾。直到今日,文人墨客还在为过去的事迹和情感而深感伤痛。这不仅指出了历史的沉重,也表达了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
### 第五句:“徒劳铁锁长千尺,不觉楼船下晋兵。”
这一句通过铁锁与楼船的象征,展现了历史的进程。铁锁代表的是封闭与阻隔,长千尺象征了历史的漫长与力量的不可动摇。楼船则是动态的、向前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不断前进与变革。然而,即使有再多的阻挠和反抗,历史的大潮依旧滚滚向前,楼船(代表新的力量或时代)最终战胜了阻挡它的铁锁(代表过去的陈旧势力或传统),暗指历史的不断更迭与进步。
综上所述,《守愚》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忠诚与背叛、权力与衰败的反思,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哀悼与对历史进程的洞察。全诗不仅具有历史的深度,也蕴含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守愚》古诗词赏析:
韩偓的《守愚》诗,虽然题为“守愚”,实际上却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事的强烈批判。韩偓以四联诗句,描绘了一幅幅历史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首联“主暗臣忠枉就刑,遂教强国醉中倾”描绘了统治者的昏庸与臣子的忠诚,面对国家的衰败却无能为力的惨状。这里的“主暗”意味着君主的决策失误或品德败坏,“臣忠”则指臣子虽竭尽忠诚,却最终因无法改变形势而受到冤屈,国家在最高权力者的错误决策下,走向了衰败的深渊。
颔联“人亡建业空城在,花落西江春水平”进一步描绘了国家衰亡后的景象,建业(古代南京)作为国都,人去楼空,只剩下荒凉的城池,象征国家的灭亡。而“花落西江春水平”则是以春景的自然凋零比喻国家的繁华不再,一切都归于平静却充满萧瑟,暗示国家的最终衰败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颈联“万古壮夫犹抱恨,至今词客尽伤情”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限感慨。壮士虽英勇,却无力回天,只能留下深深的遗憾。词客们则是以文墨抒发对历史的哀叹,表现了文化人在国家衰败时的悲痛之情。
尾联“徒劳铁锁长千尺,不觉楼船下晋兵”则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铁锁与楼船象征着曾经的强力与防御,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晋兵的“不觉”意指历史的无常和不可预知,也隐含着对失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无奈。
韩偓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也表达了对忠诚、勇气与智慧的颂扬,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沉思考。这首诗富含哲理,情感深沉,是理解韩偓思想和当时社会背景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