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 tóng shě cuī yuán wài
哭同舍崔员外
wèi rú féng shì luàn wú dào yù hé zhī |
为儒逢世乱 吾道欲何之 |
xué jiàn yǐ yīng wǎn guī shān jīn yòu chí |
学剑已应晚 归山今又迟 |
gù rén sān zài bié míng yuè liǎng xiāng bēi |
故人三载别 明月两乡悲 |
chóu chàng cāng jiāng shàng xīng xīng bìn yǒu sī |
惆怅沧江上 星星鬓有丝 |
《哭同舍崔员外》古诗词释义:
《哭同舍崔员外》是韦庄的一首悼念诗,表达对好友崔员外的深切哀思。全诗虽然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为儒逢世乱,吾道欲何之**:诗人作为读书人,在乱世之中,内心充满了困惑与迷茫。这里的“为儒”,指的是作为读书人,即“儒生”;“吾道欲何之”,意味着他不知道在动荡的世局中,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应该指向何方。
2.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成长道路的反思。在乱世中,诗人可能曾试图通过学习剑术来保身或报国,但这种行为已显得为时已晚。同样地,想要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也因为种种原因而迟迟未能实现。
3. **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诗人与好友崔员外已经三年未见,彼此相隔两地,即使夜空中的明月见证了这份距离与相思,也无法消解内心的悲痛和怀念。
4.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诗人站在苍茫的江边,心中充满了哀愁与遗憾。这里的“星星鬓有丝”比喻诗人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感慨和对崔员外早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对自我成长的反思、对故人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深的哀悼之情。韦庄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已逝友人的怀念,也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
《哭同舍崔员外》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哭同舍崔员外》充满了深情与感慨,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在乱世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悲凉。
### 题目解析
标题“哭同舍崔员外”直接点明了诗歌主题,韦庄是在哀悼已故的同僚崔员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悼念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 内容解析
1. **为儒逢世乱**:作为儒生,生于乱世,前路何方,表达出对时代的无奈与感慨。
2. **吾道欲何之**:道与世事的冲突,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表达出对自我价值观的坚守与挣扎。
3. **学剑已应晚,归山今又迟**:晚学武艺,年岁已老,未能实现归隐的志向,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遗憾与哀叹。
4. **故人三载别,明月两乡悲**:三年未见,共处异乡,以明月为喻,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悲凉。
5. **惆怅沧江上,星星鬓有丝**:在苍茫江水边,白发如丝,满含着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艺术手法
- **抒情与议论交织**:通过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融入了对时代、人生的反思。
- **比喻与象征**:明月、沧江、星星等自然元素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蕴含了深远的象征意义,如明月代表友谊的永恒,沧江象征时间的流逝,星星则可能象征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
- **情感的深度与层次**:从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到对社会乱世的反思,再到对友情的怀念,情感丰富而多层次,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 总结
韦庄的《哭同舍崔员外》通过深情的悼念和对乱世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深情的抒发、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后人研究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唐代乱世文学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