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yòu shěng lǐ qǐ jū
寄右省李起居
dāng nián rén wèi shí bīng gē chǔ chù qīng lóu yè yè gē |
当年人未识兵戈 处处青楼夜夜歌 |
huā fā dòng zhōng chūn rì yǒng yuè míng yī shàng hǎo fēng duō |
花发洞中春日永 月明衣上好风多 |
huái wáng qù hòu wú jī quǎn yáng dì guī lái zàng qǐ luó |
淮王去后无鸡犬 炀帝归来葬绮罗 |
èr shí sì qiáo kōng jì jì lǜ yáng cuī shé jiù guān hé |
二十四桥空寂寂 绿杨摧折旧官河 |
《寄右省李起居》古诗词释义:
### 韦庄的《寄右省李起居》逐段解释:
#### 当年人未识兵戈, 处处青楼夜夜歌
**解释**:过去的岁月里,人们未曾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在每个城市、每个地方,夜晚的青楼里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夜生活充满了繁华和喧嚣。
#### 花发洞中春日永, 月明衣上好风多
**解释**:春天,花儿在山洞中盛开,花开不败,春天似乎永远停留在那里。明亮的月光洒在衣裳上,清风习习,带来了凉爽和舒适。
#### 淮王去后无鸡犬, 炀帝归来葬绮罗
**解释**:在淮王去世后,连鸡犬都已不见,这里形容一个地方的荒凉与衰败。隋炀帝杨广死后,他华丽的衣物(绮罗)作为陪葬品,而他本人被葬在了别处,这里暗指权力的更迭和奢华生活的虚无。
#### 二十四桥空寂寂, 绿杨摧折旧官河
**解释**:曾经热闹非凡的二十四座桥,如今空无一人,显得十分寂寥。岸边的绿杨柳已经倒下,昔日的官河(官府的水道)也不复存在,只留下荒凉与破败的景象。这几句描绘了曾经繁华之地如今的衰败与落寞。
《寄右省李起居》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寄右省李起居》以唐代历史上两位皇帝的典故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当前衰败景象的深刻对比和感慨。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繁华与衰败的沉思,以及对当下人事的反思。
首联“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描绘了一幅过去的繁荣景象,那时候人们未曾经历过战争的苦难,处处可见夜夜笙歌、欢乐繁华的青楼。这里通过“青楼”这一意象,象征着繁华与享乐。
颔联“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进一步描绘了春日花开、月光明亮、清风徐徐的景象,将自然之美与过去的繁荣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两句中,“花发洞中”隐含着洞府仙境般的想象,与下一句的“月明衣上”形成对比,暗示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落寞。
颈联“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采用了两个典故。第一句“淮王去后无鸡犬”暗指淮南王刘安被冤杀后,其府邸中的鸡犬也无处可去,比喻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连附属的微小生命也无法幸免。第二句“炀帝归来葬绮罗”则是指隋炀帝杨广在流放后又回到故国,最终只能葬在奢华的衣物之下,表达了一个国家的兴衰终归尘土的命运。
尾联“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描绘了如今的荒凉景象。二十四桥原本是扬州的著名景点,现在却变得空无一人、寂静无声;绿杨与摧折的旧官河,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与繁荣已被历史的变迁所淹没,留下的是废弃与衰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深刻反思。韦庄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传达了对于社会变迁和人性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