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uì yǔ dú zhuó

对雨独酌

作者:韦庄 
yī yè nán fú qù shì fēi     chǔ xiāng yún shuǐ běn wú yī
一叶南浮去似飞   楚乡云水本无依
lí xīn bù rěn wén chūn niǎo     bìng yǎn hé kān sòng luò huī
离心不忍闻春鸟   病眼何堪送落晖
càn mèi kè cóng huā xià sàn     zhào zhōu rén xiàng jìng zhōng guī
掺袂客从花下散   棹舟人向镜中归
fū jūn bié wǒ yīng chóu chàng     shí wǔ nián lái shí sù yī
夫君别我应惆怅   十五年来识素衣

《对雨独酌》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对雨独酌》是一首情深意长的诗歌,下面逐句解析:

一叶南浮去似飞, 楚乡云水本无依:

“一叶南浮去似飞”用“一叶”来比喻孤独漂泊的自我,像是落叶般漂浮在水面上,又似大雁南飞,展现出诗人离家远行、漂泊无依的状态。“楚乡云水本无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广阔水域,像是楚乡的云水一般,无边无际,没有依归,反映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离心不忍闻春鸟, 病眼何堪送落晖:

“离心不忍闻春鸟”体现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痛苦感受,春天的鸟鸣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离别的时刻,这些声音却让诗人感到无法忍受的哀愁。“病眼何堪送落晖”中,“病眼”不仅指真实的视力不佳,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忧伤。黄昏的落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诗人无法承受这一幕,仿佛是在用视觉的疲惫来表达心灵的疲惫与绝望。

掺袂客从花下散, 棹舟人向镜中归:

“掺袂客从花下散”描述了一幅花下聚会散场的画面,掺袂(挽手)的动作体现了聚会的温馨与热闹,而“散”字则暗示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预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棹舟人向镜中归”则描绘了诗人乘舟归家的画面,这里的“镜中归”意味着归家的路途如同镜中虚影,既有归途的遥不可及,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夫君别我应惆怅, 十五年来识素衣:

最后一句是对诗人的朋友或伴侣的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开后的对方可能会有的思念与惆怅之情。十五年来相识的情谊,让人觉得这段关系深厚而长久,尽管此刻分别,但双方心中都充满了对彼此的挂念与不舍。这句不仅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对雨独酌》通过描绘诗人漂泊无依的旅途、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朋友或伴侣的怀念,表达了深刻的人生体验与情感波动。

《对雨独酌》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对雨独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在独自饮酒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让我们逐句赏析这首诗。

**首联:“一叶南浮去似飞, 楚乡云水本无依”**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场景:孤零零的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浮,仿佛飞翔一般。这象征着诗人在情感上也处于孤独漂泊的状态,如同漂泊于楚乡的云水之间,没有固定的归宿。这句诗以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巧妙地比喻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漂泊之感。

**颔联:“离心不忍闻春鸟, 病眼何堪送落晖”**

这两句进一步深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对春天的鸟鸣感到不忍,这或许是因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或是对未来的忧惧。同时,诗人的眼病使得他难以承受看到夕阳西下的情景,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这种视觉上的哀愁与内心的离愁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悲伤的画面。

**颈联:“掺袂客从花下散, 棹舟人向镜中归”**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客人在花丛下散去,代表了聚会的结束和离别的开始;而船上的人向镜中归,暗示了某种镜花水月的虚幻,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一联通过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的留恋。

**尾联:“夫君别我应惆怅, 十五年来识素衣”**

尾联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想象着自己离去后,丈夫(或朋友)会因思念而感到惆怅。同时,诗人自述十五年来认识的“素衣”,可能暗喻了与自己交往多年的知己。这句话通过时间的长度和情感的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韦庄的这首《对雨独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离愁、怀念与感慨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境界。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