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dī xíng
汴堤行
běn yuē tóng lái yè dì hūn hū suí chuān làng qù dōng bēn |
本约同来谒帝阍 忽随川浪去东奔 |
jiǔ zhòng shèng zhǔ fāng xū xí qiān lǐ gāo táng shàng yǐ mén |
九重圣主方虚席 千里高堂尚倚门 |
shì dé zhǐ yīng róng bó zhòng shī míng zhōng zì fù ér sūn |
世德只应荣伯仲 诗名终自付儿孙 |
yáo lián yuè luò qīng huái shàng jì mò hé rén diào lǚ hún |
遥怜月落清淮上 寂寞何人吊旅魂 |
《汴堤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汴堤行》由唐代诗人韦庄创作,诗歌的主旨似乎是哀悼或怀念某位逝去的贵族。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本约同来谒帝阍":原意是说原本计划与他人一同前往皇宫拜访皇帝。这里“帝阍”通常指代皇宫的大门,用以象征接近皇帝或进入权力中心的行动。
2."忽随川浪去东奔":突然之间,计划变成了随川流东去,象征着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出乎意料的转变,他或她可能遭遇了某种不幸,不得不离开原本的计划和目标。
3."九重圣主方虚席":意思是九重天上的圣主(即皇帝)的座位仍然空着,这里的“九重”指的是天上的层数,用以形容皇宫之高大,皇帝之尊贵。
4."千里高堂尚倚门":千里之外的高贵之家还在门旁等待,这里的“高堂”指的是家中的长辈,可能是指主人公的父母,他们可能仍然在家中等待着儿子或女儿的归来。
5."世德只应荣伯仲":家族的荣誉和美德只能赋予兄弟俩,暗示逝者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他的成就和美德应该使他的兄弟们感到自豪。
6."诗名终自付儿孙":诗人的名字和成就最终将由他的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这里强调了文学遗产的传承,表达了对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先人文化成就的期待。
7."遥怜月落清淮上":遥望月落于清澈的淮水之上,这里的“月落”可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可能是比喻逝者生命的消逝。清淮水则暗示着逝者宁静、纯洁的灵魂。
8."寂寞何人吊旅魂":在这样的寂寞时刻,有谁会来悼念旅人的灵魂?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孤独离去、无人悼念的哀痛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哀婉的叙述,表达了对一位贵族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家族荣耀和文学成就传承的期盼。诗中的形象和情感描绘了个人命运的无常、家族荣耀的延续、以及对逝者孤独离世的感慨。
《汴堤行》古诗词赏析:
《汴堤行》这首诗是韦庄创作的一首表达对世事变迁、人事更迭之感伤的抒情之作。从标题和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涉及到个人的经历、家庭的情感以及对朝廷的期待。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开篇的自我反思与情感转折**:“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首句写出了作者原先与他人相约一起入朝面圣的情景,满载着希望与期待;而紧接着的“忽随川浪去东奔”则生动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暗示了某种失落与挫折感,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波澜。
2. **对于帝王与家庭的复杂情感**:“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这里使用了“九重圣主”来代指帝王,与“千里高堂”对应,象征家庭。一方面,圣主“虚席”意味着朝廷有接纳贤士的意愿,但另一方面,家中的亲人还在等待着他归来。这种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感的深刻反思。
3. **对家族荣誉与个人成就的考量**:“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对未来后代的期待。他相信家族的荣誉不仅属于自己和兄弟,更应延续给子孙后代。这是对家族传承和未来展望的一种积极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个人影响力的深深思考。
4. **对离世者的哀悼与怀念**:“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月落清淮上”这一景色,暗示着对已逝者的怀念和哀悼。尤其是“何人吊旅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逝者无人问津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韦庄的《汴堤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历史思考,反映了个人在政治风云、世事变迁中的复杂心境和对家国、家族、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