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bo lán zhǐ cūn jū liú bié jùn zhōng zài shì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sān nián liú luò wò zhāng bīn wáng càn sī jiā shì lèi pín |
三年流落卧漳滨 王粲思家拭泪频 |
huà jiǎo mò chuī cán yuè yè bìng xīn fāng yì gù yuán chūn |
画角莫吹残月夜 病心方忆故园春 |
zì wèi jiāng shàng qiáo sū kè bù shí tiān biān shì cóng chén |
自为江上樵苏客 不识天边侍从臣 |
guài dé bái ōu jīng qù jǐn lǜ luó mén wài yǒu zhū lún |
怪得白鸥惊去尽 绿萝门外有朱轮 |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古诗词释义:
这首韦庄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流离失所生活的回顾,以及对当前与过去身份对比的感慨,同时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园的思念。
1. **首句"三年流落卧漳滨"**:诗人以"流落"一词开始,形容自己过去三年的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卧漳滨"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无助的生活场景,与"三年"并列,强化了时间的长和生活状态的艰难。
2. **次句"王粲思家拭泪频"**:这里引用了三国时期文学家王粲思念家乡、常常流泪的故事,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情感。"频"字强调了流泪的次数之多,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
3. **第三句"画角莫吹残月夜"**:"画角"在古代多指带有装饰的号角,常用来表达悲壮或哀伤的意境。"莫吹"则是诗人请求不要在残月之夜吹响,因为这凄凉的音乐会触动他内心深处的悲伤,让人更加感伤。
4. **第四句"病心方忆故园春"**:"病心"暗示了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不佳,即便如此,"方忆"表明诗人仍然强烈地思念家乡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一种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初心的情感。
5. **第五句"自为江上樵苏客"**:诗人以"江上樵苏客"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江边打柴的人,生活简单而自在,但与过去的官宦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6. **第六句"不识天边侍从臣"**:诗人感叹自己现在不复以往的身份,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朝中为官,成为侍从之臣,暗含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今处境的感慨。
7. **尾句"怪得白鸥惊去尽,绿萝门外有朱轮"**:"白鸥"本是自由自在的象征,但它们因诗人的缘故而离去,"绿萝门外有朱轮"则描述了昔日官宦之地的繁华景象,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身份的怀念和对于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当前身份转变的感慨。
《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复杂心情,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流离失所与思乡之情。诗人用王粲的例子自比,王粲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因战乱而漂泊不定,其生活状态与诗人颇有共鸣。这句话使用“卧漳滨”与“拭泪频”两个意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的强烈。
接着,“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春”,诗人希望在夜深人静、残月当空之时,不要吹响那凄冷的画角,以免触动自己病弱的心,回忆起故乡的春天。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画角”视为触发思念的引子,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乡温暖的渴望。
“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诗人在官场中可能处于一种被边缘化、不被重用的地位,自嘲为“江上樵苏客”,即像是在江边砍柴的普通人,与“天边侍从臣”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既包含了一种无奈和自嘲,也隐含了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不甘与反思。
最后,“怪得白鸥惊去尽,绿萝门外有朱轮”,通过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白鸥的惊飞、绿萝门外的朱轮,象征着外界世界的侵扰与变动,暗示着诗人渴望宁静、远离世俗纷扰的心愿。其中“朱轮”特指高级官员的座车,用以象征官场的权力与繁华,与前文的“樵苏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韦庄的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内心挣扎,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诗中既有对漂泊生活和思乡之情的真挚表达,又有对官场现状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