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è wū shān miào

谒巫山庙

作者:韦庄 
zhǔ rén nián shào yǐ néng shī     gèng yǒu sōng xuān guà xī huī
主人年少已能诗   更有松轩挂夕晖
fāng cǎo shì páo lián jìng hé     bái yún rú niǎo bàng yán fēi
芳草似袍连径合   白云如鸟傍檐飞
dàn jiāng zhú yè xiāo chūn hèn     mò qiǎn yáng huā shàng kè yī
但将竹叶消春恨   莫遣杨花上客衣
ruò yǒu qián shān hǎo yān yǔ     yǔ jūn yín dào míng zhōng guī
若有前山好烟雨   与君吟到暝钟归

《谒巫山庙》古诗词释义:

韦庄的《谒巫山庙》这首诗描绘了对巫山庙的拜谒和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的诗人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主人年少已能诗, 更有松轩挂夕晖,**
- 这句话首先描述了巫山庙的年轻主人(可能指的是庙中的神明或是庙中的接待者)有着很高的文学才华,且庙内有松树环绕的房间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有魅力。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通过“松轩”(松木建造的房间)来象征庙内的尊贵与庄严。

2. **芳草似袍连径合, 白云如鸟傍檐飞,**
- 这两句诗描绘了庙周围环境的美丽。芳草像袍子一样茂密地覆盖着路径,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白云则如同飞翔的鸟儿一般在屋檐边上轻轻飘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神性和谐共存的向往。

3. **但将竹叶消春恨, 莫遣杨花上客衣,**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但将竹叶消春恨",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尤其是通过竹叶带来的清新与宁静,来消除内心的愁绪与忧愁。"莫遣杨花上客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衣物的整洁,不要让飘落的杨花沾染衣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事物有着珍视和保护的心态。

4. **若有前山好烟雨, 与君吟到暝钟归,**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更加美好的自然景象的期待。如果前面的山上有更加令人欣喜的烟雨景象,诗人愿意与友人一同停留,直到晚钟响起才一起离开。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庙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谒巫山庙》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谒巫山庙》是一首描绘巫山庙场景及情感的诗歌,具有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主人年少已能诗”,这一句以轻松的口吻开篇,透露出对庙主人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庙内可能有文人雅士的痕迹。

2. **描写庙内景象**:“更有松轩挂夕晖”描绘出巫山庙内松树与夕阳的和谐画面,既有自然之美,又带有人文气息。夕阳的温暖与松林的清冷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感觉。

3. **山中景致**:“芳草似袍连径合,白云如鸟傍檐飞”,这两句诗通过“芳草”和“白云”两种常见的自然元素,巧妙地描绘了山中幽静、清新的环境。芳草蔓延,连绵不绝,仿佛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袍子,与石径紧密结合;白云轻盈,仿佛小鸟般轻巧地围绕着屋檐飞舞,赋予了画面动态与灵性。

4. **情感表达**:“但将竹叶消春恨,莫遣杨花上客衣”,这两句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通过以竹叶泡酒来消解春日的愁绪,以及不让杨花(一种随风飘散的花,象征着离别和无常)沾染客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离别和无常的感慨。

5. **结尾的邀请**:“若有前山好烟雨,与君吟到暝钟归”,诗人以想象中前山烟雨缭绕、钟声悠扬的场景,邀请友人一同留下,一起吟诗至暮钟响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整体来看,《谒巫山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山中庙宇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与友谊的深刻感悟,展现了韦庄诗中常见的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韦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