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áo zhōu yú gàn xiàn pí pá zhōu yǒu gù hán bīn kè xuān chéng péi shàng shū xiū xíng … yīn yǐ hé yín
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
nán qù yòu nán qù cǐ xíng fēi zì qī |
南去又南去 此行非自期 |
yī fān yún zuò bàn qiān lǐ yuè xiàng suí |
一帆云作伴 千里月相随 |
làng jì huā yīng xiào shuāi róng jìng měi zhī |
浪迹花应笑 衰容镜每知 |
xiāng yuán bù kě wèn hé shǔ zhèng lí lí |
乡园不可问 禾黍正离离 |
《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韦庄所作,标题较长,内容涉及对已故官员韩宾客宣城裴尚书的追思,同时诗人自己也通过这一和吟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对生命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我们逐一解释各句:
1. **南去又南去,此行非自期**:
这两句诗开篇表达了行程的漫长和意料之外的出发。"南去又南去"描述了一路向南行进的情景,暗示着旅程的遥远和持续。"此行非自期"则是说这次旅行并非出于本意,可能有不得已的因素在其中,表达了无奈和不情愿的情绪。
2. **一帆云作伴,千里月相随**:
这两句写出了旅程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一帆云作伴"形容了孤帆远行的景象,云彩作为陪伴,给人以孤独和漂泊之感。"千里月相随"则描绘了月亮陪伴整个旅程的情景,既给人以安慰,又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
3. **浪迹花应笑,衰容镜每知**:
"浪迹"一词意味着无定的行踪,此处的"花应笑"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动荡,但外界的自然景物(如花)似乎在以一种乐观或不以为然的态度看待他的生活。"衰容镜每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外表逐渐老去的感知,镜子时常提醒他岁月不饶人的现实。
4. **乡园不可问,禾黍正离离**:
最后两句中,“乡园不可问”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无法直接问询的无奈。“禾黍正离离”则用禾黍(即庄稼)茂盛生长的景象,象征着故乡的宁静与繁荣,同时也暗含诗人对故乡生活安定、物产丰富的回忆与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状态的自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平静接纳。
这首和吟不仅仅是对某位官员的怀念,也是诗人个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旅途的深刻反思,通过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充满了浓郁的旅途漂泊的孤独与愁绪,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面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句:“南去又南去,此行非自期。”
开篇即点明了行旅的连续性与不确定性。诗人用“南去又南去”营造出一种行色匆匆、永不停歇的动态感,而“非自期”则透露出这一旅程并非诗人本意所为,而是被迫或是命运安排的结果。这种被动的姿态预示着后面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 中间四句:“一帆云作伴,千里月相随,浪迹花应笑,衰容镜每知。”
这四句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一帆云伴,寓意着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仿佛云彩也成了旅途中最忠诚的伴侣。千里月随,月光洒在千里之遥的路上,为诗人提供了指引与慰藉。此处的“花应笑”运用拟人手法,将沿途的花朵人格化,传达出一种乐观与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衰容镜每知”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真实感受,虽有疲惫与衰老,但通过镜子的映照,依然看到了自己旅途的足迹与生命的痕迹。
### 最后四句:“乡园不可问,禾黍正离离。千里信何寄,故人空自悲。”
尾段诗人的思绪回归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面对“乡园不可问”的现实,这份思念显得既深沉又无奈。禾黍的“离离”不仅描绘了家乡田园的景象,也寓意着故乡的安宁与繁盛。然而,“千里信何寄,故人空自悲”则点明了与故人的距离与无法传递的思念,突出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寂寞。
### 总结:
韦庄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面对现实的复杂心情。从对自然的赞美到对乡愁的深深思索,再到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慨,诗中不仅充满了自然美与人生的哲思,也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对自由与归宿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与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