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jiǔ jiā
题酒家
chǔ chù bīng gē lù bù tōng què cóng shān běi qù jiāng dōng |
处处兵戈路不通 却从山北去江东 |
huáng hūn yù dào hú guān zhài pǐ mǎ hán sī yě cǎo zhōng |
黄昏欲到壶关寨 匹马寒嘶野草中 |
《题酒家》古诗词释义:
这首《题酒家》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内容如下: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
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接下来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第一句“处处兵戈路不通”,意思是说作者在旅途中所经过的地方,处处都能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士兵、军营、战马、以及战争的破坏和死亡。由于战争的频繁和激烈,道路已经完全被切断,无法通行。
第二句“却从山北去江东”,这里的“却”表示转折,意味着尽管路不通,但作者还是选择了从北方的山地,前往南方的长江流域(江东地区)。这种选择可能是因为南方相对较为平静,或者有其他战略、经济、家庭等目的促使他前往那里。
第三句“黄昏欲到壶关寨”,这一句描述了作者在黄昏时分即将抵达一个名为“壶关寨”的地点。这里的黄昏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可能暗喻了一种动荡不安或充满挑战的氛围。壶关寨作为军事要塞,预示着作者即将进入一个可能更加危险或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
最后一句“匹马寒嘶野草中”,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时的景象。他独自骑着一匹马,马匹在野外的草地上发出寒冷的嘶鸣声。这匹马的嘶鸣可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疲惫或对前方未知的忧虑。整个场景营造了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暗示了战争给个人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动荡。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战乱背景下旅行者的艰辛旅程和复杂心理状态,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题酒家》古诗词赏析:
韦庄的这首《题酒家》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行旅人在乱世中艰难跋涉的图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旅人在动荡时期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处处兵戈路不通”,开篇便以直接而有力的方式描绘出一个战乱频繁的背景。战乱使得道路被封锁,交通中断,行旅之人无法自由通行。这种背景不仅为整首诗设置了基调,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接着,“却从山北去江东”,这里运用了对仗,既是对首句背景的延续,也是行旅人选择的一条路线。这句诗不仅交代了行进的方向,也隐含了人物可能的意图或情感,或许是对家乡的向往,或许是无奈的选择,又或是对未知命运的挣扎。
“黄昏欲到壶关寨”,将时间点具体化,黄昏时刻的场景,给人一种时间流逝、旅人疲惫之感。壶关寨作为一个地点,既是行进的目的地,也暗示了前方可能存在更大的挑战或不确定。
最后,“匹马寒嘶野草中”,以生动的细节收尾,一幅孤独的马匹在野草中嘶鸣的画面跃然纸上。这匹马,不仅是行旅者坐骑的象征,也是其内心孤独、疲惫和对前方未知的恐惧的寄托。马的“寒嘶”,既是对环境的反映,也是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深刻展现了战乱时期行旅之人的艰难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洞察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