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áng mén yuàn èr shǒu

长门怨二首

作者:王贞白 
shùn yù shěng mán zōu     nán xún fēi yì yóu
舜欲省蛮陬   南巡非逸游
jiǔ jiāng chén bái rì     èr nǚ qì cāng zhōu
九江沉白日   二女泣沧洲
mù jí chǔ yún duàn     hèn shēn xiāng shuǐ liú
目极楚云断   恨深湘水流
zhì jīn wén gǔ sè     yàn jué bù shèng chóu
至今闻鼓瑟   咽绝不胜愁

《长门怨二首》古诗词释义:

王贞白的《长门怨二首》是一组表达了宫怨与思古主题的诗歌。其中,“长门怨”一词源于汉代陈皇后被废之后,退居长门宫所作的诗,用来表达宫中的幽怨与无奈。王贞白的这两首诗虽引用了这个意象,但内容与原意有所不同,主要以先秦时期的楚、湘二妃(即娥皇、女英)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中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接下来,我将逐段解释这两首诗的诗意。

### 第一首诗: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 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他为了治理国家,不仅关注华夏之地,还想要到遥远的蛮夷之地巡视,表现了他广施恩泽、治理天下的雄心和努力。
- “省”意为巡视、考察,而“蛮陬”泛指边远的蛮夷之地。
- “南巡非逸游”,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舜的南巡并非是为了逸乐或游历,而是出于治理国家、巡视天下的职责。

**九日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 “九江”,中国古代称江汉、江、赣、湘、沅、资、澧、鄂、澧五水为九江。此处“九日沉白日”暗喻九日之光如同白日般明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但也暗示了最终的消逝。
- “二女泣沧洲”,娥皇和女英是舜的两位妃子,因为舜驾崩在南巡途中,她们悲痛欲绝。她们在江边哭泣,反映了女性的哀伤与无助。

**目极楚云断,恨深湘水流,**
- “楚云断”,楚地即指娥皇和女英所在的湘江流域,这里用“楚云断”来表达视线被阻断,象征着她们对丈夫的思念和相思之苦。
- “恨深湘水流”,湘江之水悠悠流淌,寓意着娥皇和女英深深的哀怨和无尽的思念,表达了她们对舜王的深切怀念。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 “鼓瑟”,古代的乐器演奏,这里指娥皇与女英在思念中常常抚琴自慰,以此寄托哀思。
- “咽绝不胜愁”,“咽”字意味着声音哽咽、无法顺畅,这种表现手法强调了她们内心的痛苦和无法言表的悲伤。

### 第二首诗:

第二首诗的内容与第一首在背景上有所延续,但具体的诗句和意境可能有所不同。由于第一首诗的解释已经涵盖了“长门怨”主题的背景与情感的表达,而第二首诗并未被直接提供,通常会遵循相似的结构与情感色彩来表达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通过引用娥皇、女英的传说,以及对舜王南巡的叙述,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人物的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政治与伦理的深刻思考。

《长门怨二首》古诗词赏析:

王贞白的《长门怨二首》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想象与想象中的景象描写,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故事与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哀婉的艺术氛围。这首诗选取了舜帝南巡与湘夫人、湘君的爱情传说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首句“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即引入了舜帝南巡的主题,赋予了这次巡游一种非同寻常的寓意,暗示着它可能预示着某种命运或情感的转折。

接下来,“九江沉白日,二女泣沧洲”描绘了舜帝南巡途中的壮丽而悲凉的景象,九江的白日似乎沉入了深海,湘夫人(传说中的湘夫人)在海岸边泣不成声,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情感世界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分离的悲痛与思念。

“目极楚云断,恨深湘水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楚云断,似乎连天空都因情感的浓厚而被隔断,湘水流,象征着情感的深深流淌,无法停止。这种描述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恨,以及情感的持久和深远。

最后一句“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则是对整个故事情感的总结。鼓瑟之声,似乎仍然在传唱着过去的哀愁与爱情的无奈,而听者的喉咙因悲痛而无法发出完整的声音,无法言说的愁绪溢于言表,描绘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沉情感。

整体而言,王贞白的《长门怨二首》通过对历史传说的深情演绎,展示了深厚的情感与自然美的交融,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深深怀念与感慨,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丽的故事。

王贞白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